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学生赴赵岗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霍医师这针灸真神,我的腰疼好多了,以前扎针得跑到县城,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7月13日,固始县赵岗乡南天门村村民姚中贵接受该乡卫生院医师霍志才针灸治疗后连连称赞。那一刻,村卫生室里艾草的清香与村民的笑语交织,勾勒出乡村健康生活的温暖图景。
这支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专家”的本土力量,正实现着从依靠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的华丽蜕变。他们扎根乡村,用精湛技能守护乡邻健康,月均服务群众超千人次,让村民足不出乡就能便捷获得优质中医服务。
河南中医药大学驻固始县赵岗乡南天门村工作队,自今年2月驻村以来,以中医药特色为支点,精准对接乡村健康需求,持续将高校优质资源注入基层。通过系统性培训、常态化义诊和长效平台建设,为赵岗乡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培育内生“造血”能力,锻造出一支扎根乡土、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力量。
今年4月29日,该校驻村工作队联合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赵岗乡人民政府启动首期“国机扶智计划”中医针灸实用技术培训班。河南中医药大学吉云鹏专家团队现场授课,为全乡5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送去“理论+实践”的深度培训,内容涵盖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实用技术,并聚焦常见病开展案例教学,显著提升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为巩固培训成果,驻村工作队于7月9日举办第二期培训班,目前已成功培育3名熟练掌握针灸技术的骨干医师。通过连续举办培训班,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显著提升,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常态化义诊队伍将三甲医院医疗资源打包成“健康礼包”,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挂上“专家号”、享受优质诊疗服务。在驻村工作队的统筹安排下,河南中医药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及附属医院专家频繁深入乡村一线,为村民送去优质医疗服务和健康关怀。尤其是7月5日至11日的集中活动周,义诊活动密集覆盖赵岗乡多个点位,专家们不仅为群众提供专业的针灸推拿治疗、常见病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更将疾病预防、养生保健知识送到村民身边。这种“简、便、验、廉”的中医服务模式,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同时,高水平义诊也为当地村医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观摩、学习和实践提升机会。
为确保健康服务的持续性,赵岗乡人民政府正计划联合驻村工作队及医疗机构,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服务基层行”系列活动,通过定期开展专家义诊和技术巡讲活动,推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乡村、造福百姓。
平台搭建为长远发展绘就蓝图。7月9日,河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针灸推拿学院劳动教育基地”正式签约落户南天门村。这标志着校地合作从单点培训跃升至体系化共建、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两个基地的打造不仅为学生深入基层、服务乡村,在劳动中感悟“大医精诚”提供了舞台,更着眼构建“培训—实习—就业”完整链条,为乡村持续输送优秀人才。
“我们期待未来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在中草药规范化种植、中医药文化共建共享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将赵岗乡打造成豫南地区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示范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产业发展动力与文化繁荣活力。”赵岗乡党委书记匡辉表示。
河南中医药大学驻南天门村工作队以小小银针为媒,以精准培训筑牢根基,以常态义诊温暖民心,以坚实平台谋划长远,成功将高校的智力、技术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他们精心培育的“带不走的医疗队”,日夜守护着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构建的校地合作长效机制,为中医药深度服务基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且可持续的道路。健康动能的持续汇聚,让赵岗乡的振兴之路走得愈发稳健、底气十足。(何婷 季士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