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李鹏程 文/图
北汝河上的龙舟竹筏大赛
7月19日,汝州市汝河沙滩公园,微风吹拂,白色沙滩、点点遮阳伞,宽阔的北汝河缓缓流淌……不少市民携家带口来此消夏,聊天、嬉戏,悠闲惬意仿佛在海边度假。
“我家离这里很近,现在学校放假了,我就经常带孙子、孙女来玩。”家住汝州市钟楼街道东关社区的李聚有正陪着3个孙子、孙女在沙滩上堆砌“城堡”,“早些年这河滩可没现在这么美,你看河水变清了,岸边种满了花草,我家大孙子天天嚷着要来玩。”
作为淮河的重要支流,流经汝州市城区段的北汝河见证了汝州的发展。据汝州市水利局副主任科员程卡鼎介绍,近年来,汝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面开展北汝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清淤—活水—修复”全链条治理,新建橡胶坝6座、生态堰两条,在城区核心段形成了连续10公里的开阔水面,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灵气和亲水性。
北汝河城区段两岸建成了湿地公园、沙滩公园、森林公园、滨河公园,总面积近7000亩,景区林草覆盖率达91%,吸引了天鹅、白鹭、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来此栖息。
“我们招引了游船公司、三宝馆和餐厅入驻运营,现在的沙滩公园已成为‘汝州版城市会客厅’。”汝州市水利风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志恒说,“孩子们提着小桶就冲向沙滩,一天下来,公园能挤进5000多人,热闹得像赶大集。”
2021年,北汝河水利风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依托这块金字招牌,汝州市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成功举办自行车比赛、电光音乐节、汝石斗宝大赛等活动,发掘古汝水等水文化,带动汝水经济产业多元化发展。
北汝河的蝶变,不仅体现在水质提升,更在于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的深度融合。6座橡胶坝加上两条生态堰形成的宽阔水面,还对地下水的涵养作出了贡献,两侧的米庙、小屯和纸坊等乡镇的地下水位持续恢复。
据小屯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崔杏军介绍,近年来,汝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特别是橡胶坝拦蓄水对地下水的补充,为镇区灌溉水井的稳定运行和万亩良田的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幸福渠是汝州市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水利工程,从庙下镇杜庄村附近的北汝河引水,流经庙下镇、骑岭街道、煤山街道、洗耳河街道的14个行政村,用于灌溉2.3万亩良田,尾水排入洗耳河。
幸福渠的水源还对洗耳河的径流进行了有效补充,这条因上古隐士许由在此洗耳而得名的河流通过引水工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日前,2024年度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发布,汝州市因北汝河城区段的美丽蝶变获颁“省级幸福河湖”奖杯,北汝河汝州城区段完成了从“城市痛点”到“城市会客厅”的华丽转身——10公里碧水穿城、两岸91%林草覆盖率、5000名游客日享“沙滩赶海”、5.6万亩良田喝上生态水,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长卷在汝州大地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