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张百强
7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项整治直播电商突出问题部署推进会,聚焦当前直播电商行业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对直播电商突出问题整治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规范直播电商行业乱象,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此次会议的召开,彰显了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再次重拳出击,坚决消除直播带货乱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决心。
近年来,直播带货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从价格战到价值输出、从以品牌自播为主流到多平台协同竞争,直播带货已触及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正成为重塑消费市场格局的关键力量。
然而,手机屏幕背后并非人们想象中美好,聚光灯下也并非都是完美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的屡禁不止、商家的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时有发生,都在消耗着消费者对直播带货行业的信任值。
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发布了两批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不仅传递出共同营造网络交易良好生态的信号,还清晰地告诉公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就在身边,坚决从严整治电商直播乱象、震慑违法违规行为迫在眉睫。从公布的典型案例来看,有的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培训课程,骗取学费;有的采取虚假和引人误解的宣传表述,欺骗、误导消费者;有的以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方式,诱导消费者下单,最终却让“中奖者”无法兑奖……
从各种案例来看,直播带货中的违法行为,已从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转向更加隐蔽的欺诈方式,这也增加了监管难度。同时,平台审核的缺位以及对流量的依赖,也加剧了虚假宣传、退换货难等问题。
铲除直播带货行业的顽疾,着力破解直播电商监管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难题,还需多方发力。要健全规则制度,明确直播电商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等主体责任,并实施分级管理和熔断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要压实平台责任,建立准入审核、内容双轨审查机制,完善投诉响应机制和先行赔付制度,用动态监控净化直播带货生态空间。作为消费者,要积极参与监督,形成一股社会监督力量,用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的监督让乱象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