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旅解锁“沉浸+” 身临其境“触摸”中原厚重文化

2025-07-29 09:54:18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百强 文/图


建业电影小镇夜景

  走进洛阳市洛邑古城,感受唐风古韵;闲游开封市万岁山武侠城,体验大宋豪迈江湖;相约郑州市建业电影小镇,共赴一场炫酷的民国风情盛宴……近年来,我省文旅市场瞄准沉浸式体验持续发力,以厚重的文化为基础,打造全新的体验模式,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和参与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文旅市场的活力与吸引力。

  打造新场景 游客变为景中人

  当前正值暑期,人们出游的渴望与炽热的阳光一样难以阻挡。而这,也让本就火热的洛阳文旅更加“炙手可热”。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四千多年的城市史,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多彩的历史风貌,让这里的每条街道、每个景区都充满了文化气息,洛邑古城便是人们所熟知的历史文化景区。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够欣赏到唐宋建筑的风貌,还可以身着汉服沉浸式体验盛唐生活。

  走进洛邑古城,一眼望去,战国袍、唐襦裙、宋百迭,以及明代的马面裙等,花花绿绿、自成风景,让人眼花缭乱。“早就想穿上汉服到洛邑古城体验一把古人的生活了。”游客张念念是在校大学生,趁着暑假和同学一起到此“汉服打卡”,“在这里,我们穿汉服、看汉服,既欣赏美景,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穿着汉服游洛邑古城,这里探索出了一条让游客“沉迷”其中的新套路。

  不仅是洛邑古城,洛阳的各个景区都在瞄准“沉浸式体验”,打造新场景,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应天门的《唐宫乐宴》以实景演艺再现盛唐风华;在洛阳大河荟,《寻迹洛神赋》演艺项目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走进明堂,《明堂幻像》让游客一睹盛唐风貌……一场场视听盛宴,让人们沉浸式体验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真正成为古风故事中的主角。

  洛阳文旅持续火热的原因,不仅在于古建筑与汉服的完美契合,更在于其不断打造新场景,向沉浸式文旅的纵深探索。“近年来,洛阳积极发展沉浸演艺、剧本娱乐、研学旅行、汉服体验、电竞数娱等沉浸式文旅新业态,加快推动文旅产业由观光旅游向沉浸体验转变。”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振刊表示。

  探索新形式 在互动中体验感拉满

  “少侠,我看你骨骼清奇,可愿学我丐帮绝学打狗棒法?”7月26日,在万岁山武侠城内,一名“乞丐”忙着向游客介绍“绝世武功”。

  每当有游客让其演示几招或对其棒法提出质疑时,“乞丐”便会舞动几招。当然,也有不少游客加入其中,向“乞丐”学习棒法。每到这时,喝彩声、笑声与掌声交织在一起,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游客。

  万岁山武侠城将游客拉进“剧情”中的沉浸式演出,不仅让景区处处充满惊喜,更拉升了游客的期待值,增添了浓浓的趣味性——而这,也是万岁山景区晋升“网红”的秘诀,其成功的背后是长达数年的“旅游+演艺”探索。

  从“王婆说媒”的爆笑互动到“三打祝家庄”的震撼马战,再到非遗打铁花流星雨般的浪漫,每一场表演总会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感受。“如今,万岁山武侠城每天上演的节目场次高达3000场。景区编排的成型剧目有300多个,加上编排的小型演绎有900多场,再加上剩余的NPC,体量非常大。”万岁山武侠城董事长助理宋涛表示,除了编排好剧目,该景区还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打造一个由NPC构成的江湖,让游客从参观者变为参与者,使其流连忘返。

  在开封,不仅有“网红”万岁山武侠城,人们还可以游清明上河园,观东京梦华的市井百态,到开封府体验一场酣畅淋漓的包公断案,也可以到天波杨府,看一场巾帼英雄的震撼出征……近年来,开封市以宋文化为主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加快推动“文旅+百业”,加大创新力度,在互动中拓展体验空间,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开封古都的魅力。

  讲述新故事 激发文旅新活力

  身着旗袍,走行在石板大街上,当看到有轨电车拐过街角、耳边响起报童的叫卖声时,一种穿越到民国时期老郑州的错觉油然而生——这就是建业电影小镇的魅力所在。在这里,游客可以追寻老郑州的城市记忆,感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下的文化魅力。

  “到建业电影小镇,租一套国民服饰,让你一秒穿越,尽享民国风情。”来自新乡市的游客李金铭身着旗袍,在电影工坊门前边拍照、边激动地说,“太出片了,民国范儿妥妥的。”

  在建业电影小镇,游客还可以欣赏到一场场精彩的沉浸式剧场大秀,以及别具一格的全园沉浸夜游演艺。这里突破了传统景区“观光打卡”模式,构建起“电影场景即生活空间,文化体验即消费内容”的新型文旅生态。通过沉浸式剧场的精彩演绎,游客可以看到百年郑州、了解太极文化等。这里也是“主客共享的全时段生活圈”,从白天的换装穿越、非遗手作到夜晚的光影大秀、演艺互动,实现了“游客即剧中人”的深度参与。沉浸式体验,为游客开启梦幻之旅。

  同样是讲故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却赋予人们不同的身份:在“李家村”,你是饥饿的村民;在“幻城”,你是历史名人的朋友;在“红庙学校”,你是调皮的学生……这里,将“黄河、土地、粮食、传承”贯穿在21个大大小小的剧场之中,用戏剧的方式传播文化,为观众带来互动的深度体验,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

  沉浸式演艺,让文化和旅游完美融合。

  沉浸式主题景区、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我省各地文旅瞄准“沉浸式+文旅”的发展目标,不断探索文化展现形式、拓展旅游内涵,在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更加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