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从规划引领、工程建设、应用拓展、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系统推进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水平提升,构建多元协同的再生水利用格局……近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出台《郑州市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工作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供需矛盾,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根据《方案》,郑州将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带动作用,构建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的再生水开发利用模式。2025年年底,中心城区再生水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日,再生水输配管网长度达到430公里,再生水智能取水栓达到56座,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以上。2026年年底,中心城区再生水输配管网长度达到492公里,再生水智能取水栓达到184座,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2027年年底,中心城区再生水输配管网长度达到529公里,再生水智能取水栓达到205座,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2%以上。
为实现以上目标,郑州将推动再生水清洁能源供冷供热项目融入城市集中供热体系,从源头强化统筹安排和刚性约束;将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明确提出逐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的目标任务,并要求再生水管网覆盖区域内具备条件的用水单位优先使用再生水。
为破解再生水“产输用”链条中的短板问题,2025年,郑州将完成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二期调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南曹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线和泵站建设工作。2026年,启动主城区再生水利用提标改造一期、马头岗污水处理厂绿色低碳原位扩容等项目建设。2027年,启动郑州高新科学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补齐设施空白区。力争通过三年行动,再打造1~2家全国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进一步提升再生水供应质效,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在拓展使用领域、提升用水效能方面,郑州将从严控制新增取水审批、自备井管理。同时,提升工业企业利用量。2027年年底,再生水输配管网覆盖范围内,具备再生水使用条件的工业企业冷却用水、洗涤用水、工艺用水等工业生产用水的再生水使用比例不低于30%,城市集中供热换热站用于管网补水的再生水使用比例不低于60%,数据中心设备冷却水、机房加湿等非生活用水的再生水使用比例不低于50%。并进一步提升城市杂用利用量。
健全支撑体系,加快推动郑州市再生水管理办法落实,研究制定资金、土地、审批等配套政策,建立以使用者付费与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与运营;加强技术创新与水质监管,确保再生水利用安全、规范、可持续。 (记者 马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