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汗洒田间 花生抗旱保产

2025-07-31 10:31:11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文/图

  当前正值花生生长的关键时期,但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对花生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连日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花生养分管理团队积极响应上级开展抗旱保秋工作的号召,依托院县共建、河南优特产业支撑计划、国家和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等,组织团队成员迅速行动,深入各地的项目试验示范区,顶烈日、冒酷暑,奔波于田间地头,开展花生抗旱保产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

  7月25日,在院县共建延津县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基地,该团队成员司贤宗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俊等来到延津县亲邻友帮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针对千亩麦套花生方需肥需水情况,指导农户抓紧补墒灌水、合理施用钙肥和叶面肥,促进麦套花生结荚、膨果。看到延津县守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夏直播花生百亩方花生目前长势弱于麦套花生的情况,专家提出采取微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补充锌、硼等营养,提高水肥使用效率和花生成针率,为高产奠定基础。同时,团队不忘提醒农户注意防范旱涝急转,及时疏通沟渠。

  7月初,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建立在正阳县清源街道乐堂村马庄的百亩示范方,已经浇过一遍水。7月18日和23日,团队成员司贤宗、索炎炎、徐凤丹两次来到示范方现场,看到花生又显现旱象,司贤宗手持花生植株对种植大户马佰利说:“未浇水的植株烫手萎蔫,而适时浇灌的植株则茎秆挺拔、触感清凉。”马佰利谈到,这是第二次进行浇水灌溉,希望花生能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尽量降低干旱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正在正阳县指导花生抗旱的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王晓林表示,目前,正阳县花生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及时灌溉对花生长势非常重要。

  旱情发生以来,在正阳县挂职锻炼的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李亮一直在生产一线奔波,指导正阳县花生抗旱工作。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在正阳县兰青乡大余村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李亮与司贤宗、索炎炎、徐凤丹仔细查看试验田花生生长状况。李亮指出,当前试验田花生长势虽受旱情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及时灌水,以最大限度消减高温干旱对试验数据的干扰,确保示范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正阳县兰青豫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余剑表示,全力保障试验田灌水,确保试验质量,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解决正阳县花生黄化、土壤酸化及连作障碍等关键技术问题提供坚实支撑。

  位于正阳县清源街道李通村曹庄黄磊家庭农场的院县共建千亩示范基地是司贤宗重点服务的对象。司贤宗主动深入示范基地开展抗旱服务。7月23日,司贤宗、索炎炎与示范基地负责人黄磊一起查看花生旱情后表示,当前花生正处于果针形成与入土的关键产量形成期,要先浅浇一遍,浇至土壤湿润8~10厘米,确保果针顺利入土;随后再浇一遍,保障荚果充分膨大。黄磊表示,18台卷盘式移动喷灌机已全部满负荷作业,水浇过的花生田里,花生长势喜人。

  团队成员还先后到河南优特产业支撑计划花生专题位于商丘市睢阳区、浚县等地的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该专题浚县示范基地负责人柳存旺表示,专家冒着高温酷暑赶来,送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服务,更是抗高温、战干旱、夺丰收的信心和力量。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花生施肥团队带头人张翔表示,面对持续干旱,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多浇一亩是一亩,落实好科学灌溉、合理补充营养、病虫害防治等综合应对技术措施。同时,要防止旱涝急转,做好防涝准备工作。团队成员已经连续多日奋战在抗旱保产一线,与各级农技人员和群众同心协力,以实际行动服务生产。下一步,将持续发挥团队人才和技术优势,继续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今年花生丰产丰收持续发力。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