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药防虫”技术在罗山落地见效 “以光治虫” 守护茶香

2025-07-31 10:32:46   来源:河南经济报

  近日,河南优特产业支撑计划绿色低碳黄绿光灯技术在茶园夜蛾害虫防控中的示范与推广任务传出消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的绿色低碳黄绿光灯技术,在罗山县茶园成功应用,为夜蛾类害虫防治提供“无药”解决方案,标志着茶园绿色防控进入新阶段。

  茶园夜蛾类害虫(如茶尺蠖、茶毛虫等)是制约茶叶产量与品质的“顽疾”。传统防治中,部分农户因缺乏科学指导,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国茶叶病虫害防控中,化学防控手段占比虽从2015年的63%下降至2019年的48%,但仍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减少农药使用、保障茶叶安全,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

  针对这一难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自2006年起聚焦夜蛾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成功开发出黄绿光灯防治技术。该技术基于夜蛾复眼对黄绿光的特殊敏感性,通过模拟特定光谱,使夜蛾持续处于“明适应”状态,破坏其日节律与繁殖习性,实现“以光制虫”。经多年实践优化,该技术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且无农药残留风险,成为安全高效的无公害防治手段。

  在位于罗山县潘新镇的信阳申林茶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茶园内,15台黄绿光灯已覆盖100亩核心示范区。4月26日,任务负责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巩中军带领专家团队深入茶园,通过多点取样调查虫害发生情况,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技术原理及应用方案,并现场指导设备安装与运行。7月24日夜间,专家团队实地验证示范效果:灯光下夜蛾活动显著减少,茶树叶片完整率大幅提升,茶叶品质得到直观保障。预计核心示范区农药使用量可减少80%以上,每亩节省防治成本约200元。

  为提升技术影响力,专家团队创新“技术示范+旅游观光”推广模式,将黄绿光灯设置在茶园观光路线沿线。游客在体验采茶乐趣时,可直观看到灯光下害虫数量锐减,听茶农讲述“不用农药也能种好茶”的故事。这一模式不仅增强了消费者对绿色茶产品的信任,还带动了茶园旅游收入增长,实现“技术推广+产业增收”双赢。

  巩中军表示,将扩大示范区范围,辐射信阳、南阳等茶叶主产区,并联合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科研+推广+应用”服务体系。通过优化技术参数、开发智能控制设备,推动黄绿光灯技术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助力河南茶产业实现“无药防虫、优质增效”的绿色转型。(陈林荣 张晶)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