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新建 通讯员 董晨曦 文/图
近日,郑州大学2025年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郑州大学商学院举行。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义初,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吴辉,郑州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魏忠、执行院长王宁等出席开班仪式,与来自全省各地的100名学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赋能之旅。
聚焦乡村振兴 培育高素质农业经理人
本次培训是郑州大学自2020年承担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以来,连续第六年举办农业经理人培训班。作为河南省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郑州大学始终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致力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河南农业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开班仪式由王宁主持。他强调,人才是解锁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对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破解人才瓶颈、激活产业动能的核心抓手。
魏忠在致辞中表示,郑州大学作为省部共建高校,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商科、农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培训实效
吴辉对郑州大学农业经理人培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郑州大学在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可推广的优秀经验,为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了示范。
培训班此次重点推广的“十字教学法”由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孙学敏团队研发。该教学法以“理论+实践+跟踪”为核心,注重解决学员在实际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员学以致用,有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员分享创业故事 展现新农人风采
来自基层的学员代表葛东富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从最初的金银花种植起步,逐步发展到1500亩种植规模,并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深加工,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
“能走进郑州大学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经营知识,机会非常难得。”葛东富表示,希望通过培训提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回去后更好地带动乡亲发展产业,让家乡的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他的发言引起了在场学员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开班第一课:政策解读与乡村振兴实践
开班仪式上,陈义初、吴辉向学员代表授予班旗,标志着新一期培训正式启动。随后,吴辉以《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创新与政策创设》为题,为学员讲授开班第一课。他详细解读了河南省支持高素质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农业经理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陈义初以《乡村振兴与集约、优质、流通、宜居再思考》为题作专题报告,从农业集约化发展、农产品品质提升、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两场报告由孙学敏主持,学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5年培养千余名农业带头人
自2020年承担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以来,郑州大学已累计培养农业经理人1100余名。这些学员回到乡村后,积极投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产业带动,成为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魏忠表示,未来,郑州大学将继续优化培训模式,加强与政府、企业、供销合作社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农业经理人的培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开班仪式在全体学员与嘉宾的合影中圆满结束。学员们满怀期待,正式投入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培训中。他们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经营中,为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