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管国科育人实训基地 架起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桥梁

2025-08-03 10:24:5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百强/文 王健/图 沈丹/视频

  点亮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灯塔,让奋进者在数字的海洋里破浪前行。8月2日上午,一场关于探索人工智能技能培训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研讨会在郑州市金水区科教产业园盛大启幕。

  当天上午,河南省政协原二级巡视员黄拴江、河南省法治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龙星,以及河南省机电退役军人学院代表来到中管国科育人实训基地,与十余家媒体记者共同探寻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对提升就业质量的巨大意义。

  此次会议以“让人工智能触手可及”为主题,共设两个环节:一是参观实训基地,二是召开座谈交流会。

  参观:满满的科技感让人赞叹不已

  在参观实训基地时,与会领导在中管国科育人实训基地老师杨妍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该基地的教学情况、认真观看了学员的实操训练,对该基地的教学模式赞不绝口。

  踏入中管国科育人实训基地,仿佛打开了科技之门——丁大勇、朱晓阳、程道一、许兴胜等中国科学院专家介绍让参观者赞叹不已。“这些都是我们的专家团队成员,在中管国科育人实训基地学习可以享受到专家一对一的教学指导。”杨老师边走边介绍,该基地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等机构的深厚科研实力和卓越的师资背景,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平台。

  “这里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在教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指导。”杨妍说。

  走进机器人实训教室,一台台机械臂整齐地摆放在课桌上,犹如走进了自动化车间。教师熊才福认真指导学员进行实操练习,“手把手教学+实操训练”让学员不仅学会了理论知识,更掌握了操作技能。“我们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实战课程体系,线下采用班课教学,以操作训练为主,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解决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使学员在反复训练中掌握整套机器人设备的设计、安装、接线、编程、调试、故障处理等技术,且后期还会免费为学员提供技术支持。”熊才福说,“线上,我们邀请行业名师录制了多套实战课程,覆盖自动化行业各项技术和设备,学员可反复观看,学习时间自由,并通过视频直播课为学员解答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在模拟农业采摘实训现场,机器人在学员的操控下朝着“苹果树”进发,并稳稳地停在果树前。“现在,开始采摘了。”实操学员的话音刚落,只见机器人快速抬起手臂,精准夹住红彤彤的仿真苹果,用力一拽,扭头而回,短短十几秒后,以后成熟的“苹果”便出现在了学员的手中。“通过视觉扫描,机器人能准确识别苹果成熟与否。”熊有才介绍道。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机器人,该基地还有很多。据介绍,该基地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桌面实训机器人30台、机器人ROS视觉开源平台30台、开源复合机器人10台、协作机器人30台、机械臂本体20台、数字示波器1台、便携式示波器1台、信号发生器1台、高精度台式万用表1台、高精度可编程控制线行直流电源1 台、数字频谱分析仪1台、电子负载1台、单片机设备1台、大功率多功能可编程充电器1台、高低温交互试验箱1台和高速贴片机1台。大量实训机器人的购入,让学员每天都能在实操训练中掌握技能、提升本领,为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适用型人才、为企业提供优秀员工。目前,我们已经与图漾科技、钧舵机器人、越疆机器人、节卡机器人等高科技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为其培养高技能人才。”杨妍说。

  通过参观考察,与会人员对该基地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纷纷为其人才培养模式点赞。

  交流:探寻高质量充分就业之路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该基地招生运营部主任范卫敏向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表示,人工智能技能培训是一项极有意义的事业,不仅能够帮助更多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还能为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就业,关乎经济发展,关乎亿万家庭。”范卫敏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与高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目前,我们拥有专业的实训场地,可容纳3000名学员进行实训操作;我们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让每位学员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中管国科育人实训基地的责任与目标,同时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坚持以‘实操为主、对口教学’的培训理念,在中国科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传授给每一位前来学习的学员。在与多家人工智能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帮助学员们获得高薪职业、实现人生价值。”范卫敏说。

  随后,中管国科育人实训基地政教处主任刘嘉毅就该基地的相关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该基地拥有专门的实训场地,配备宽敞明亮的工作区域,并配备了饭堂、休闲区、图书馆、实训室、实验室等。同时,配备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实习和实训需求。在培训教材和资料方面,该基地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培训教材、制定科学的教程,涵盖机器人技术的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学习,并参照未来就业岗位定制实训教程。

  “我们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云端机器人实习实训基地拥有顶尖的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研究团队、研究人员,包括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专家,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大学、华盛顿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博士生、研究生。有来自企业的技术骨干,也有来自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精英,所有的老师都有5年以上的项目经验和3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他们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帮助学员解决实训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提升学员的学业成果和成功率,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刘嘉毅说。

  人工智能技能培训是过程,而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最终的目的。在就业服务方面,该基地提供全方位的就业保障,刘嘉毅说:“我们会根据学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在其结业后60天内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

  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领域。在该基地打下坚实基础的学员,有机会在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等领域实现人生价值;人工智能不仅在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还向医疗、物流、农业等领域不断拓展,这也为学员在不同行业的跨领域就业提供了可能性。

  李龙星从法律角度,提出为人工智能发展筑牢法律基石,护航创新伦理。

  对于人工智能技能培训的广阔前景,黄拴江表示:“通过参观交流,我对人工智能技能培训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不仅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科技应用于生产的良好途径,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希望中管国科育人实训基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提供人才支撑。”

  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和十余位媒体记者围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技术落地挑战及未来应用场景等热点话题发表真知灼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能培训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新途径。

  “用中国的科学家培养科学家型高技能人才”——在此办学理念下,中管国科育人实训基地将不断探寻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架起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桥梁,为学员装上职业发展的“加速器”,让其个人价值在技术赋能中持续放大。

编辑: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