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媒体调查发现,近段时间以来,在某电商平台上,宣称“足金工艺品”“天然翡翠”的商品,以低至1元、0.99元的“白菜价”和“全五星好评返现”“先用后付”等诱惑吸引消费者,在“礼品畅销榜”上占据一席之地。
如此廉价的珠宝饰品,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的。然而,这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所谓珠宝饰品,眼下却成了电商平台上的畅销商品。个中缘由,既让人唏嘘,也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廉价珠宝大行其道,是无良商家精心策划的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他们抓住的是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渴望“天上掉馅饼”的心理,通过精心设计的噱头和“话术”,譬如“祖传福利”等,以此迎合部分消费者的某种心理需求,之后再通过引导消费者“好评返现”等手段,以消费者的“现身说法”提升商品的所谓美誉度、可信度,从而产生巨大流量,一茬接一茬地收割“韭菜”。
在这场公然的消费欺诈和骗局之中,电商平台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虽然不能说电商平台与无良商家属于“合谋”为之,但最起码,说电商平台监管严重失范乃至完全失守,应该不算冤枉。试想,倘若电商平台能够严格审查商家资质,构筑线上坚固“防火墙”,同时,严厉惩处商家违规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和警示,那么,无良商家势必不敢如此嚣张,明目张胆地欺诈消费者。
遏制和打击这种消费欺诈行为,既有赖于消费者擦亮眼睛,保持理性;更需要相关部门和电商平台做好防诈防骗宣传,譬如在平台醒目位置发布消费提醒。同时,相关部门和电商平台也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管、把好关口,不给无良商家招摇撞骗的机会,以此更好地净化消费生态,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