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坐小板凳上唠唠!”

2025-08-07 10:39:48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彤 通讯员 刘芳青

  让村民头疼的“人情债”,尤其是红白喜事的大操大办,不少村民觉得负担太重,可又抹不开面子,这事儿咋办?西峡县军马河镇摸索出了一个接地气的好办法——开“板凳会”。

  8月4日,军马河镇毛坪村的村口小卖部门前,十几张小板凳围成一圈,村民们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改变这一陋习。这火起来的“小板凳”议事会,正以最接地气的方式重塑着乡风民约。

  以往搞移风易俗时多是开会喊口号,可是效果不太理想。军马河镇改变了在会议室里的生硬说教,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搬着小板凳,走进村里的农家院、小卖部门口、文化广场,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零距离交流,面对面解决难题。毛坪村党支部书记王红学用“田坎语言”向村民讲清楚国家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政策,说说县里镇里的具体要求,让村民对政策听得懂。更重要的是让村民自己能敞开说说心里话、倒倒苦水:份子钱多了吃不消、酒席咋能办得好看又不浪费等,干部把大家的意见都认真记在本上。

  大家把问题摆出来后,干部、党员、村里老人和村民一起商量解决办法。酒席最多摆几桌、份子钱收多少算合理,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定出了几条实实在在的规矩并写进村规民约。村里还鼓励大家尝试新办法,比如结婚可以参加集体婚礼,办丧事从简,份子钱心意到了就行。谁家做得好,就在会上及时表扬宣传,让大家学习借鉴,让村民切身感受到红白事简办新办不减情分,既省心省力又省钱。

  现在板凳会开多了,效果真出来了:大摆酒席、丧事大操大办的少多了,村里勤俭节约的风气也更好了;干部和群众关系近了,村里工作也更好做了。

  军马河镇的“板凳会”,没有高谈阔论,就是干部村民坐在一起,用老百姓自己的话商量身边事。这个方法,尊重了村民的意愿,把大家的劲儿都鼓起来了,硬是把移风易俗这件难事,办成了家家户户都受益的好事。一张小板凳,商量掉了旧风气,议出了文明新风气。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