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夏秋季 规模化管理技术要点

2025-08-07 11:04:26   来源:河南经济报

  夏秋季是紫花苜蓿生长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杂草滋生、需肥需水集中的季节。为确保紫花苜蓿高产、稳产和优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所专家提出以下夏秋季规模化管理技术要点:

  一、防虫管理:夏秋季,河南气温高、湿度大,苜蓿易发生虫害,轻者影响产量,重者虫害大面积爆发,会造成当季严重减产或绝收。因此,需加强田间虫害巡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建议3龄前用药,间隔5~6天再次施药,确保防虫彻底。同时,为防止害虫产生耐药性,应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杀虫剂。

  二、除草管理:夏秋季,苜蓿田杂草以一年生为主,4~5月出苗,6~8月生长旺盛,主要影响第三至第五茬产量。杂草种类多,持续时间长,以禾本科杂草为主。防控禾本科杂草可使用烯草酮或高效盖草能;防除香附子和阔叶杂草可使用排草丹(灭草松)。一年生阔叶杂草可通过刈割控制。

  三、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紫花苜蓿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关键。夏秋季节,每茬收割后需追施磷钾肥和微肥5~6千克/亩,结合灌溉或降雨进行施肥,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叶片造成烧伤。钾肥能促进细胞分裂素向上传导,延长生长期,亩增产10%以上。追肥时配合菌肥使用,可调节土壤pH值,提高根系吸收能力,释放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苜蓿高产稳产。

  四、灌排管理:苜蓿灌溉以喷灌为主,每茬分枝至现蕾期需充足水分。夏秋季气温高,蒸发快,应及时灌溉保苗,防止干旱减产。刈割后再生苗期,20厘米以下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70%时需灌溉。但刈割后不能立即灌溉,以防感染病菌,应在一周后进行。同时,夏季降雨量大,田间积水应在24小时内排出,防止根部缺氧导致植株死亡。

  五、刈收管理:苜蓿夏秋再生刈割以孕蕾期到初花期为宜。刈割时间若延迟至盛花期后,会降低下一生长周期的再生性。刈割留茬高度一般以5~6厘米为宜,过低会降低再生强度。夏秋季节雨多,应选晴好天气刈割,防止霉烂。收割后尽量减少晾晒时间,优先青贮或及时打捆贮放。(作者冯长松系河南优特产业支撑计划草畜专项专家、副研究员)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