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的岗站专家现场讲解高产管理技术
7月21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在宁陵县阳驿镇袁庄村成功举办了河南大棚葡萄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培训观摩会。此次活动得到了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林果专项葡萄专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综合试验站项目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的135位葡萄种植代表积极参与。
培训会上,多位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的岗站专家倾囊相授,针对大棚葡萄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刘崇怀、王世平、吕中伟、刘三军、娄玉穗等,围绕“大棚葡萄品种选择要点”“大棚葡萄促早栽培关键技术”“提高葡萄果实品质措施”“葡萄果锈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以及“炭疽病、桔小食蝇绿色防控技术”等核心内容,为参会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演讲。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综合试验站站长吕中伟特别强调,每个葡萄品种都有其最适合的生长区域,种植时应避免盲目跟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刘崇怀则深入分析了阳光玫瑰葡萄的价格变化趋势,并推荐了适合大棚促早栽培的早熟品种,如夏黑芽变、绍星9号、中葡金香和中葡魅影等。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世平就大棚促早栽培的早期多膜保温和夏季通风降温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他指出:“大棚通风口的高度应设置在叶幕上方至少50厘米处,以确保夏季的有效通风降温。”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刘三军则从控产、枝蔓管理、花果管理和精准施肥等多个维度,介绍了提升葡萄果实品质的具体措施。
会议期间,顺丰快递的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葡萄的快递包装方法,并承诺将3公斤以内葡萄的快递费用控制在8元以内,这一举措为葡萄的远程销售运输提供了有力支持。
理论学习之后,与会者还实地观摩了大棚促早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生产情况。针对大棚内中间行葡萄果粒较小、边行果粒较大的问题,专家们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中间行通风不良和高温影响,并讨论了通过提高肩部放风口高度和顶部加装放风口的大棚结构改造方案。(娄玉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