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政企社联动 畅通儿童暑期成长路

2025-08-16 01:51:34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耕原 通讯员 张瑞悦

  暑期孩子谁来管?这道难题,一直悬在众多双职工家庭和进城务工家庭的心头——家长分身乏术,孩子安全难顾,既牵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感,也关乎社区的和谐与儿童成长。为精准破解这一民生痛点,2023年起,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益淇行”公益服务项目为抓手,靶向推出社区夏令营公益活动。通过“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多方参与、高校协同”的多元治理模式,构建起集安全教育、素质拓展、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暑期成长平台,不仅帮家长解决“后顾之忧”,更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培育兴趣、提升素养、开阔视野,成为名副其实的“成长加油站”。

  三年来,该项目已连续举办6期夏令营,累计服务60天,260余名儿童在这里收获了充实假期。这份实践,不仅为家庭解了“看护难”的燃眉之急,更蹚出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打破壁垒聚合力:织密多元协同的育人网络

  该项目以资源整合为破题关键,通过构建高效联动的协作体系,打通部门壁垒、盘活资源孤岛,创新形成“政府统筹引导、专业第三方运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阵地开放共享”的立体化格局。既让资源用在刀刃上,又让服务精准触达需求,让夏令营成为凝聚各方力量、温暖万千家庭的民生品牌。

  政府主导搭好“统筹框架”。示范区新闻宣传和网络管理中心牵头,联合区总工会、组织宣传工作部、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局及属地街道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全程运营。从课程内容审核、工作人员培训到安全预案制定,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形成“政府搭台定方向、专业机构唱戏抓落地、多部门补位强保障”的闭环协作模式,让每一项政策不悬空,为夏令营筑牢“压舱石”。

  人力聚合建强“服务梯队”。示范区创新打造“3+N”多元服务矩阵:以专业社工为“核心轴”,深耕儿童服务领域,精准设计课程体系;以大学生志愿者为“活力源”,带来青春创意与互动活力;以本土艺培机构为“特色点”,注入书法、美术、搏击操等专业课程。联动社区工作者、公益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N类力量”,构建起“专业领航、青春赋能、本土扎根”的服务梯队,让每个孩子的需求都能被看见、被回应。

  阵地共享激活“空间效能”。示范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巧做“空间文章”:浦江社区把会议室改造成活动室和课堂,博文社区通过功能改造让自习室“一屋多用”。“错时使用、分时复用”的机制,既避免了资源闲置,更让社区阵地从“办公场所”变成孩子们追跑嬉笑的“成长乐园”,让社区空间真正“活”起来、“暖”起来。

  公益底色不褪色:“政府兜底+透明成本”守牢惠民底线

  社区夏令营自创立之初便将“公益普惠”奉为核心准则,通过构建“政府兜底核心成本+机构透明收取成本费”的双轨机制,切实保障每一位孩子都能无负担地享受这份暑期福利。政府筑牢“兜底”根基。主动承担宣传推广、活动差价补贴、活动场地等核心运营成本,确保零费用转嫁至家长。这不仅关乎成本分担,更是从制度源头捍卫“公益”属性——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所有孩子均可平等获得课程、活动等核心服务。机构践行“微利”承诺。运营方严格遵循“保本微利”原则,仅按实际消耗透明化收取教学费、手工材料、教具、午餐、交通、保险等费用,相当于“一顿饭钱,换孩子一天充实假期”,大幅降低了家庭参与门槛。

  这种“政府扛大头、机构微盈利”的模式,藏着两层深意:一方面,公共财政的每一分钱都用在“让更多孩子受益”上,实现普惠服务的精准落地;另一方面,透明的成本机制从源头上堵住商业化漏洞,确保夏令营不跑偏、不变味,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平等走进这个“成长乐园”。

  三维矩阵筑根基:五育融合培育成长之翼

  该项目聚焦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趣味性、教育性、实践性”为核心理念,构建起涵盖“品格塑造、知识探索、能力实践”的三维立体化成长课程矩阵。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创新形成“红色基因+安全防护”“文化传承+科学启蒙”“体能锻炼+亲子互动”“户外实践+协作挑战”的多维赋能模式,通过有机融合五育要素,让儿童在多元体验中同步积淀知识、提升能力、滋养情感,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跃升。

  品格塑造维度。该项目创新推出两大核心特色课程体系:聚焦安全常识教育。系统涵盖应急救援、防溺水、防霸凌、网络安全等关键领域课程,通过消防大队实地体验、消防逃生演练、情景模拟与实操演练等方式,显著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专注力培育与价值引领。开设专注力训练、真人CS课程,结合红色观影、历史人物解析、革命故事宣讲等活动,在锤炼心理韧性的同时,深刻厚植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全方位助力孩子们养成坚韧、正直、有担当的优良品格。

  知识探索维度。该项目着力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打造三大探索支柱:传统文化课程,以淇河研学为纽带,串联国学经典诵读、诗经文化解读、传统礼仪体验等内容,让孩子们在欣赏淇河美景的同时,感受地域文化内涵;手工DIY课程涵盖废物利用、折纸艺术、非遗面塑与剪纸等内容,在激发无限创造力的同时,有效培育环保意识与传统技艺认知;趣味互动探究板块包含化学实验、甲骨文解读、历史地理探秘、模型组装等丰富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点燃求知热情,确保知识探索过程兼具趣味性与思想深度。

  能力实践维度。该项目聚焦三大核心能力提升,精心构建多元实践平台:科技探索实践开设科学思维培养、飞行器模型制作等课程,引导孩子在动脑思考中锻炼动手能力,将对科学的热爱转化为实践创新的动力;体能意志锤炼通过搏击操、军体拳等系统训练,不仅强健体魄,更锻造吃苦耐劳、永不言弃的坚韧意志;社会情感实践创新设计公益集市、亲子互动等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协作中深化社会理解与情感联结,实现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力与情感智慧的综合提升。

  三年来,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扎实实践践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基层治理中民生服务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积蓄成长的力量。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