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倩倩 文/图
李昊指导社区居民动手制作叶雕
“树叶也能变成艺术品,太有创意了。”在信阳市平桥区平桥街道区府路城市书房内,参与者韩丽丽小心翼翼地捧着刚完成的叶雕作品感叹。
8月18日,一场由平桥街道工会委员会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的“传承非遗技艺,体验叶雕之美”手工体验活动,让平日里弥漫着墨香的城市书房,变身成为热闹非凡的非遗文化体验场。近40名平桥区总工会职工齐聚于此,共同感受叶雕技艺跨越千年的魅力。
活动伊始,叶雕技艺传承人李昊向大家娓娓道来叶雕的历史与传承:“叶雕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古人以叶为纸、以刀为笔,记录生活与情感。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钻研,如今的叶雕工艺已从最初的60余种发展创新至70余种,像‘叶体微雕’‘叶脉画’这些技法,能让叶片呈现出‘薄如蝉翼、柔韧如布’的质感。”
李昊还展示了自己的得意作品——一片雕刻着江南水乡的银杏叶,叶脉间的亭台楼阁栩栩如生,引得阵阵赞叹。
“要挑选质地坚韧、叶脉清晰的老叶,处理时要反复浸泡、晾晒,去除叶肉,只留叶脉。”在技艺教学环节,李昊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叶雕的基础步骤。
参与者在李昊的指导下动手实践,虽然不时遇到“刻断叶脉”“图案走形”的小难题,但大家兴致盎然,专注地打磨着自己的作品。“平时没事总喜欢刷手机,没想到静下心来跟一片叶子打交道这么治愈。”看着逐渐成形的作品,参与者王倩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活动接近尾声,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有描绘家乡风景的创意作品,还有寄托美好祝愿的吉祥图案。
区府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芩岑表示:“叶雕作为‘指尖上的非遗’,既蕴含着自然造物的神奇之美,又承载着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