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划定发展“路线图”

2025-08-26 09:49:43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百强

  力争到2027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明显提升,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新增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经营主体2000家……日前,我省出台《河南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突出重点环节,分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融合化、高端化发展,着力育主体、建平台、促融合、塑品牌、聚人才,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打造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为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夯实产业基础

  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是支撑型服务业发展的三大重点。《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支撑型服务业提质升级,夯实产业基础。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高效能现代物流体系。深入实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提速提质建设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基础设施,积极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和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加快拓展高铁物流线路,接续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不断优化运输结构、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推动物流领域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加快零碳车队、零碳物流园区建设。深化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到2027年,现代物流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新增1~2个国家物流枢纽、1~2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较2024年分别增长5.7%、10%左右,3A级以上物流企业超过400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行动计划》明确,要扩大高适配生产性金融服务领域,高效运转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构建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推广“信易贷”融资模式,推进“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到2027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和新增贷款分别达到1.4万亿元、7000亿元,科技、绿色、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在壮大高能级现代商务服务业方面,实施“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发布国际性展会推荐目录,培育本地展览品牌。到2027年,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营收突破2100亿元,打造5个左右全国知名会展品牌,选树培育5家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律所和一批品牌专精型律所。

  延伸产业链群

  工业设计、质量技术服务、电商服务等功能型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支撑。《行动计划》提出,要促进功能型服务业融合集聚,延伸产业链群。

  在工业设计体系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动设计嵌入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全周期,推广“互联网+工业设计”“大模型+工业设计”新型服务模式,构建“设、研、产、销”综合设计服务生态体系。强化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梯次培育,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工业设计平台(园区、基地)。到2027年,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5家左右、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50家以上。到2027年,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5家左右、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50家以上。

  在质量技术服务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质检中心、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在我省布局,统筹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级质量基础服务信息化系统线上平台建设。到2027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00亿元,重点产业链省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服务全覆盖。

  在电商产业服务方面,大力发展跨境、直播、社交等电商服务,积极引进直播电商MCN(多频道网络媒体运营)、主播工作室等,打造一批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和直播电商基地,构建多业态集聚、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融合的产业电商服务新格局。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支持企业布局建设海外仓,高水平举办郑州跨境电商大会。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涉农直播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到2027年,网上零售额达到6000亿元,高水平建设8个左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提升产业价值

  科技研发、信息服务、数据资源服务等赋能型服务业所形成的新业态持续涌现、创新能力突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计划》明确,要推动赋能型服务业创新突破,提升产业价值。

  强化高水平科技研发能力。加快建设龙门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等省级实验室,争取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布局我省,支持企业争创(重组入列)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推动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创新平台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建强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到2027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以上,全省重点产业创新联合体全覆盖。

  提升高增值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实施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升工程,推进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扩容延伸和规模化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应用,争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同时,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软件技术创新发展。到2027年,5G应用项目争取达到7500个,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

  激活高价值数据资源。制定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健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全流程框架体系,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布局建设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建立健全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机制,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支持企业探索市场化、场景化数据授权使用、分享收益新模式,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到2027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6万亿元,培育10个左右数据产业集聚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五项重点工程促落实

  蓝图已经绘就 实干成就未来。《行动计划》提出五项具体工程,构建发展矩阵。

  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支持争创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等,对首次入围企业按照规定给予支持。到2027年,力争新增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企业1~2家。

  平台载体支撑工程。完善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体制机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向开发区集聚。到2027年,基本形成6个百亿级规模、辨识度高、影响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开发区。

  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行动,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促进服务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到2027年,培育20个左右“两业”融合发展区,新增50个左右省级以上“两业”融合试点。

  品牌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实施服务业新供给培育工程、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等。到2027年,新培育50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加快形成生产性服务品牌矩阵。

  人才招引培育工程。持续开展招才引智行动,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优化院校学科专业,选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到省内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推出一批现代服务业紧缺急需的职业培训项目,对参加培训并符合条件人员按照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到2027年,选聘“科技副总”3000名以上。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