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红霞
开栏的话:
我省低空经济发展迎来重要窗口期,近日,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推进会召开,安排我省低空经济发展重点工作。这是继《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后,河南再度加码发力低空经济。
为全景呈现河南低空经济从顶层设计到多元场景落地,再到低空产业链群生态培育壮大的生动实践,即日起,本报推出“低空向新”系列报道,对话行业先锋力量,解码河南如何抢滩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新生态,以凝聚各方力量,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近日,我省低空经济发展省级平台河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与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旗下骨干企业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低空技术+电力场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这标志着我省低空经济在推进多元场景应用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公路、环保巡检、应急救援等多元场景应用……从传统通航服务向“无人机+”“低空+”融合业态跨越,低空场景应用的不断拓展,正见证我省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低空+公共服务”多元场景应用加速延伸
《方案》可谓我省发展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明确到2025年要打造“20个低空标杆应用场景”,要在扩大公共服务与生产应用、鼓励城市低空物流发展等方面培育壮大低空市场。
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主要载体,正在我省公共服务领域的多元场景应用中加速延伸。
近日,在位于郑州市龙湖中环路的航空经济服务中心大楼内,河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旗下企业河南通航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通航无人机”)专员李步旭紧盯电子显示屏,向前来参观的嘉宾介绍使用无人机进行环保巡检的情况。
在前端,无人机巡查污染源时对发现的一露天焚烧点进行坐标定位、拍摄取证;在后端,根据反馈到巡检平台上的巡检信息,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调度,再交办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整改……
这是河南通航无人机应郑州市生态环境局要求,自主创建的服务于郑州市全域环保巡查的生态环境智能无人机巡检智慧调度系统。今年以来,无人机环保巡检已飞行3万多公里,发现了近4000处问题。
“无人机的高空视角优势,可突破地形等限制条件,对无法进入且造成污染的施工工地、工业企业等污染源进行航拍取证,替代人力大幅提升工作效能。”李步旭介绍。
据了解,作为河南省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力量,河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于今年2月由河南航投通用航空投资有限公司更名成立,显示了传统通航企业进军新兴通航、低空经济领域开疆拓土的决心。其旗下企业河南通航无人机更是通过深度挖掘公共服务与生产应用等领域的实际需求,不断推进将新兴技术落地我省低空公共服务的更多领域。
从运营管理一架大型无人直升机、12架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实现在“三断”场景下的信号中继,大幅提升我省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到通过“一张图”可视化监测调度平台,实现对全省73个重大项目工地巡查,再到路空合作共建的我省首个“公路+低空经济”融合项目——官渡路空协同无人驾驶航空运营服务基地建成开航;从2022年建设生态环境智能无人机巡检平台,到我省在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众多场景布局,仅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
“低空+农业生产”从单点突破到纵深裂变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因较早广泛使用无人机对农作物进行“一喷三防”而在农业植保领域形成了单点突破的独到优势,河南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邓州市供销合作社组建无人机作业编队,在今年小麦春管期间于该市裴营乡房营村采用整村推进法精准施药。该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200余架植保无人机日均作业量达15万亩,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20倍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35%。
这是河南各地组织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的无数场景中的一个。当下,变化正在发生,无人机服务正从“一喷三防”向覆盖农作物全生命周期、农业生产全过程转变。
“无人机依托高光谱遥感、人工智能等‘无人机+智慧农业’系统,可对土壤状况、水肥温湿、作物生长状况等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测,为实施精准农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无人机在该领域应用场景的深度开发有着广阔的空间。”河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曹胜利表示。
这种深度开发,正在落地生根。
据了解,河南通航无人机为河南粮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南阳市宛城区拟建的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提供高精度航拍建模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直观的三维数字地图,以提高项目建设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包括管线铺设、道路规划、传感器的埋设等。这一切,为下一步实现对农作物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测和有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服务奠定了基础。
挖掘场景“金矿”促低空标杆应用场景扩容升级
专家建议,河南应结合省情特点和集成优势,重点发展低空物流配送、无人机农林生产服务等。《方案》明确,到2027年,低空经济标杆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容升级。无疑,河南在低空农业植保应用方面已形成了先发优势。那么,在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方面,河南该咋发力?
此次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推进会给出了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引领,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应用场景,壮大低空消费市场。
在物流配送方面,河南在2024年开通了首条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验证航线。近期,郑州首家“万物可联空中超市”开通,服务范围覆盖超市至附近居民小区和校园三条线路,空中快递、即时配送走入普通市民的生活。
“城市低空物流配送目前主要适用于高附加值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及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紧急配送场景(如血液运输)。我们正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该领域的探索与合作。”李步旭表达了对细分低空物流市场前景的看法。
“市场为大、应用为王,有了应用需求、市场份额,企业才可以去研发、生产,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目前,无人机在低空经济领域占了较大比例,但实际上,还应包括无人车、无人船、eVTOL、小型物流机等。像安阳的低空应用场景主要在低空旅游、低空运动、文物勘探等,这些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会催生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曹胜利表示。同时,他还呼吁政府应牵头组建低空经济产业领导小组,对河南的低空产业布局、应用场景进行摸排,系统梳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需求等,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从政策红利向实质效益转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场景扩容的澎湃动力,正推动河南低空经济从蓝图到实景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