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民政局 聚力群众新期待 织密民生保障网

2025-08-26 10:49:11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明洋 通讯员 石付良 杜佳佳

  近年来,确山县民政局始终以“精准”为核心,以政策落地为抓手,在社会救助认定工作中深耕细作,让社会公平正义落地生根。

  点面结合,夯实救助宣传培训成效。一是分层分类培训,让经办人员吃透政策。该局将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培训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围绕低保认定标准、刚性支出核算、动态监测流程等核心内容,采取“集中授课+案例研讨+实操演练”模式开展专题培训。2025年以来,该局针对《驻马店市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实施细则》等新政策开展培训4场,覆盖全县13个镇(街道)、201个村(社区)的230余名经办人员,确保基层工作人员“懂政策、会操作、善解释”,从源头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的认定不精准问题。二是“一对一”告知,让群众明白权责。在群众申请救助时,工作人员通过《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及授权书》书面告知其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信息核对等义务,并由镇(街道)经办人员当面解读“单人保”“刚性支出扣除”等政策,确保申请人清楚权利与责任。例如,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专门告知“单人户”政策,有效减少“漏保”情况。三是宣传覆盖全域,让政策“走进万家”。该局整合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村(社区)公开栏、政务网站,制作“低保申请流程图”“政策宣传明白纸”等通俗材料,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政策。

  上下联动,推动救助过程阳光透明。一是切实执行在享对象“长期公示”。通过该局积极争取,由县财政出资,为全县201个村(社区)统一制定低保长期公示栏,要求镇(街道)每月按规定公示辖区内救助对象,让“谁享受、享多少、钱到账没”一目了然。同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严格落实新增对象“7天公示”。对拟纳入保障范围的对象,在村(社区)公示栏及村中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并根据动态管理情况及时更新。对新增对象在审核确认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示,对退出对象在停发救助金当月标注说明,确保群众随时可查、随时监督。三是积极拓展县级网络“政务公开”。该局在确山县人民政府官网设置的“社会救助专栏”,公开救助政策、审核流程、保障对象名单等信息,实现“线上可查、线下可看”。

  部门协同,助推救助对象识别精准。一是加强数据核查。该局利用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开展信息比对,通过河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开展动态监测。2025年以来,共计对5318人次开展了信息核对,累计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241人,退出城乡低保对象1030人,有效提升了认定精准度。二是加强部门衔接。该局积极主动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医保局进行离线数据筛选,及时发现三类监测对象中整户未享受社会救助对象及1258名医疗花费3万元以上对象进行入户核查。目前,其中377人已享受低保、90人新纳入低保、186名群众获得临时救助金18.87万元。三是联合查处违规问题。深化与纪检监察机关联动,对专项整治及中央巡视反馈中发现的“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问题线索,及时移交、联合查处,今年已移交相关问题3起,形成有力震慑。

  建章立制,解决救助认定痛点难点。该局印发《2025年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工作方案》《“人情保”“关系保”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的标准条件;在《2025年社会救助对象复核认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对“人口、收入、财产、刚性支出”四项核心数据逐一核查,杜绝“以钱定人”“未经调查直接认定”等违规行为。

  畅通信访渠道,提升救助对象满意程度。县级规范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值守,实行“首接负责制”,要求热线做到“接听及时、回应有效”,2025年以来,热线接听率、办结率均达100%;各镇(街道)设立专门信访接待窗口,落实《民政信访工作办法》,做到“件件有回复”;村(社区)主动公开市县举报电话,对信访投诉集中的问题开展专项核查,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