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看到,漯河港港口内,货船往来穿梭;临港产业园中,物流企业有序运转,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以来,该区按照“枢纽经济先行区、新基建创新区、大开放重要窗口”定位,锚定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临港科创三大产业,聚焦枢纽型综合交通、枢纽型冷链产业、枢纽型商贸服务业,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枢纽经济培育。
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上半年,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贸易类产业表现突出,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52%。
港口经济稳中向好。截至7月底,漯河港港口吞吐量达188.93万吨,同比增长73.46%;来港船舶1082艘次,同比增长15.11%。主要货种涵盖煤炭、建材、农产品等,有力促进了区域物资流通和经济循环。
持续培育大型物流企业。1~7月,临港产业园区内新增市场主体12家,其中服务业企业9家、物流企业3家;新增2家3A级物流企业(漯河千驰运输有限公司、漯河福满源运输有限公司),占全市新增3A级物流企业总数的100%,显著提升了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在物流行业的影响力。
“漯河港已成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对区域内的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同时,港口的建设和运营也促进了临港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聚集,大幅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孙佳 康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