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一
古人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浩瀚的中华典籍中,《大学》《中庸》这两部经典,恰如明灯般照亮了我的阅读之路,也让我对工作有了更深的体悟。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让我想到,新闻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追求真相,是为了“明明德”;我们反映民生,是为了“亲民”;我们精益求精,是为了“止于至善”。《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道,既是我们新闻人的职业守则,也是人事工作的精髓:在工作中,我们既要明察秋毫,更需慎行笃实、知行合一。这十五字箴言,也是我修身立德的座右铭。
读书是一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旅程,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们的笔端承载着千钧重量。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家精神,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都在提醒我们:媒体人的胸怀,决定报道的厚度。古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深度阅读更显珍贵,它不仅是职业素养的基石,更是精神品格的锻造。通过文字,我们触摸到不同时代的脉搏,这些跨越时空的相遇,让我们学会在困境中保持尊严,在喧嚣中听见内心的声音。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当以典籍为镜,明得失、知兴替,照见自身不足;以经典为舟,通古今、达天下,畅游知识海洋。让我们既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用书香涵养专业精神,以文脉滋养时代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