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郭远召
“有了新篮球和球服,还能跟着党员叔叔学打球,现在我每天都特别开心。”8月初,舞阳县舞泉镇西城社区的一名留守儿童在心愿被党员认领并兑现后,性格变得愈发开朗。这则温暖的小故事,正是舞泉镇以党建为引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生动写照。
作为舞阳县城区所在地,舞泉镇辖区人口超10万人,基层治理任务繁重。为落实漯河市委“建强组织、防化风险、办好实事、促进发展”要求,该镇跳出“千头万绪”的治理困境,聚焦民生“紧要事、琐碎事、暖心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精准服务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办好“紧要事”,筑牢民生“压舱石”。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群众急难愁盼,该镇通过“书记夜谈”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头羊”能力,创新实施“年度承诺清单”工作法。每年初,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诉求列成清单公示,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年末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居民代表公开评议,确保承诺件件落地。
解决“琐碎事”,织密服务“一张网”。邻里纠纷、飞线充电、老年服务等日常小事,关乎群众生活质量。该镇按“人口规模适度、服务半径合理”原则,划分306个网格,组建由880人构成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统筹公安、城管等部门力量下沉,并发动“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参与。同时,推广“漯小智”随手拍,依托“六情直通、四级响应”机制,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让群众问题“快响应、速解决”。
做好“暖心事”,架起干群“连心桥”。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群体需求,该镇推出精准服务:针对“一老”,依托社区阵地提供活动场地,扶持24支文艺团体,年开展活动超百场,还将反诈知识编进戏曲巡演,实现“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针对“一小”,利用社区图书室、活动室等资源,开展“放学陪读”“周末陪伴”及兴趣托管,为留守儿童打造安全“第二课堂”;针对“一青壮”,开展家政、新媒体运营等技能培训,设“招工小站”对接企业,并通过“鹊桥会”解决婚恋难题。
如今的舞泉镇,矛盾纠纷减少、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满意度攀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持续显现。“给群众办事没有捷径,唯有真情付出。”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民生“三件事”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再提升,让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