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据报道,航旅纵横近日推出一款名为“惊喜数字”的精准延误险,投保9.9元,若航班延误时长恰好等于当日随机生成的指定分钟数,即可获赔300元。然而,不少消费者反映“理解错了”,还有人延误一个多小时却因“差一分钟都不行”而无法获赔,直呼“被套路了”。
在民生领域,任何创新都需要以优化服务为重要前提。但细观这种“精准延误险”,看似创新,实则是在玩心眼、耍小聪明。它不以最大化服务乘客为出发点,而是千方百计从乘客身上榨取利益,将赔付责任异化成为一种牟利生意。
众所周知,传统延误险以“延误超过X分钟”为赔付条件,责权清晰、简洁明了。然而,航旅纵横的此番操作,不仅延误时间随机生成,而且精准到“分钟整”,虽然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内在却是“巧妙”地利用了消费者的认知与理解偏差,暗地将乘客利益转变成为一种极其微小的概率问题,这既是对传统延误险的本义背离,也是对社会共识的严重撕裂,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极端漠视。
网友直呼“像买彩票”。在笔者看来,有些冤枉“彩票”。彩票虽然也有很多玩法,也属于极其微小的概率事件。但其始终具有强大的民间传统认知,恪守着不可僭越的契约精神。相形之下,“精准延误险”设计此类玩法,或许能够给予消费者一时新奇体验,但其“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做派,迟早会产生反噬效应,透支乘客信任,败坏自身形象和公信力。
“精准延误险”坑害消费者,需要监管部门及时介入叫停。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作为拥有亿级用户的官方背景平台,笔者也奉劝航旅纵横务必珍惜羽毛,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算计,多一点善意。惟其如此,方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固本强基、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