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靳李君
秋高气爽,又一批新生怀着憧憬步入校园,开启人生新篇章。开学第一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今年各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可谓正当其时,意义深远。
对刚刚告别旧学习阶段、站在新起点的青少年学生而言,这堂爱国第一课是至关重要的精神洗礼。它并非简单知识的灌输,而是一次价值的引领和精神的奠基。通过回顾历史、感知成就、理解国策,旨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家国情怀的种子,引导他们认识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为国学习、为国奋斗的志向。
开展好这堂课,贵在“润物细无声”。爱国主义教育切忌空洞说教和生硬灌输。好的教育应贴近学生实际,创新形式载体。可以组织观看反映国家发展成就的纪录片,感受时代的磅礴伟力;可以邀请英雄楷模、优秀学者讲述奋斗故事,感悟爱国情怀的具体实践;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在历史足迹中汲取力量;也可以围绕相关主题开展班会讨论,鼓励学生畅谈理想,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关键在于以生动、直观、参与性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让爱国主义成为自然而真挚的情感归属。
平实而言,爱国并非抽象的口号,它最终要落脚于切实的行动。对广大新生来说,爱国首先体现在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钻研科学文化知识,锤炼过硬本领;体现在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于细微处修养品德;体现在了解国情、关注社会民生,逐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校园里的每一次努力,都是为未来建设祖国积蓄力量。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他们将爱国之心、强国之志化为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报国行动。
新学期伊始,这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第一课,必将在莘莘学子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期待广大青少年能将这份感动转化为持久的前行动力,明确方向,坚定步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图伟业,最终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