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召陵区:多管齐下筑牢食品安全坚固防线

2025-09-06 09:29:45   来源:河南经济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漯河市召陵区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多举措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召陵区作了典型发言,获得市领导充分肯定。同时,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陵分局(以下简称“召陵分局”)王寒入选全国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案例指导专家库,充分彰显了召陵区食品安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过硬本领。

  聚焦校园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召陵区将此作为重中之重,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聚焦供餐环节,消除安全隐患。召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鲁俊涛和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廉鹏高度重视,与集中配餐企业管理人员展开座谈,明确要求供餐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从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到配送环节,都要严格把控质量。召陵分局联合区教育局在开学前对汇厨餐饮有限公司和安为先供应链管理公司等2家校园集中配餐单位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学生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餐食。

  强化部门协作,筑牢食安防线。春季开学后,召陵分局联合教育局对全区7个镇(街道)的24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开展随机检查,同时联合教育、民政、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对中小学(含幼儿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行动。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堂的环境卫生、食品加工操作、餐具消毒等情况进行细致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学校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强化责任落实,守护校园食安。区食安办将校园食品安全纳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内容中,镇街道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对校园食品安全开展督导,深入学校食堂,了解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召陵分局组织执法人员160余人次对学校食堂开展排查,共计检查学校(幼儿园)食堂92家次,完成学校食堂食用农产品抽检40批次,从源头上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强化培训与保障 夯实食品安全工作根基

  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培训。为了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常态化工作根基,召陵区邀请该市市场监管局协调科科长查中生,在区委党校科级干部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围绕党政领导干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开展培训。培训中,详细传达了国家、省关于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的相关文件精神,提高了党政领导干部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监管能力。

  开展重要节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在重要节点,召陵区切实筑牢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防线。鲁俊涛带队深入楚悦和锦酒店、维也纳酒店、黄河路农贸市场及西悦城购物广场等场所,实地察看第二十二届食博会食品保障工作落实情况。召陵分局组织55名执法人员对食博会四号网格和休闲食品展区的244个展位进行全方位监管,严密组织排查,维护现场秩序。在中高考前,组织执法人员对考点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面排查,同时做好考试期间驻点保障工作,为考生营造安全的饮食环境。

  整治农村市场 净化农村食品安全环境

  农村地区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召陵区充分发挥包保干部和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力量,组织基层市场监管所联合属地政府,共计181名包保干部和185名村级协管员加强对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的排查。他们走村串户,对农村小超市、小商店等进行检查,充分推动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落实,让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无死角。

  发挥抽检力量,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召陵分局秉持抽检为民的理念,充分发挥食品抽检在监管中的“前哨”作用。上半年对农村市场、校园及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抽检673批次,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为后续的监管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提升执法力量,坚决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召陵分局出动执法人员对全区4个镇的食品生产企业、小超市和小商店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打击生产加工不合格食品,销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的行为。今年以来,针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共立案15起,位于全市各县(区)前列,有力地打击了农村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村市场秩序。

  严打制售假劣肉制品 守护肉类食品安全

  强化培训,增强意识。召陵区组织辖区内肉制品生产企业、冷冻冷藏食品经营主体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相关企业落实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严禁购进、使用和贮存未经检验检疫或来源不明的原料肉,从源头上保障肉类食品安全,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严格检查,强化监管。该区坚持“严”字当头守底线,对辖区42家肉制品生产企业和经营性冷库开展隐患排查,对其中26家生产经营单位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对12家存在违法行为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依法进行立案处理。查办的一起过期牛肉案入选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十大典型案例,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加强抽检,排查隐患。加大对肉制品的抽检力度,重点对农贸市场、超市、卤肉店、生产企业等场所生产销售的肉制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目前,已完成47批次肉类产品的抽样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肉制品,保障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漯河市召陵区将继续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管措施,努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王寒 张中洋)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