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低空赛道,河南人才培养咋发力?

2025-09-11 10:28:0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红霞

  河南发力“低空经济”!无论是之前印发的《河南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推动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还是刚刚发布的《河南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计划》中强调加强无人机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都表明了河南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步伐正在加速。

  那么,作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之一,河南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又该如何发力?

  我省将新增“最火低空专业”

  9月5日,记者走进全省唯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立刻被这里浓浓的航空氛围所吸引,陈列的退役飞机,无处不在的有关低空经济元素:河南省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无人机研究院、县域低空经济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中心……丰富的航空专业设置及科研项目展示,无不诠释着该校作为我省航空航天产业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的绚丽过往及其勇于抢抓机遇、抢滩低空经济的雄心。

  “学校非常重视低空领域人才的培养和有关专业的布局。”该校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负责人张志宏表示,低空经济的根在通用航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在原有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较强优势基础上,近年来积极布局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技术、交通运输(空管与签派)等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相关专业,形成了覆盖低空研发制造、安全、相关指数评价等低空全产业链的人才培育体系。

  尤其是该校计算机学院申报拟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目前已在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名单中进行公示,有望明年即可进行招生。据了解,该专业为本次公示拟新增数量最多的专业,全国申报高校达120所。

  同时,该校还积极加强学科建设、搭建低空技术智力平台、交流合作平台、注重空天类研究生培养等,这些都为推动低空领域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线”“一带”共筑人才培育新高地

  培养低空领域人才,我省院校方阵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并不孤单。据张志宏介绍,目前我省在各地航空类院校及航空产业基础上,形成了沿京广线分布的安阳、郑州、信阳“一线”和沿黄河分布的洛阳、新乡、焦作“一带”人才培育集聚格局。

  以安阳工学院为例。该校围绕当地低空经济发展人才定位需求,走产教融合育才之路,着力培育航空器制造应用研究、维修服务或管理等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定向培养紧缺人才;将开设无人驾驶系统工程和智能飞行器技术等航空类专业,培育相关人才;以蓝天实验室为主体申报省级博士后基地,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升级警用无人机培训机构,设立全国警航实训基地等。

  位于郑州市上街区的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则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院校协作”的三方联动机制,整合具备无人机培训资质的企业资源,与多所高校达成产教研融合战略合作,近10年已累计培养无人机“飞手”3万多人,并为航空植保、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物流运输、航拍测绘等低空经济应用领域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在开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直升机驾驶技术、定翼机驾驶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等专业基础上,建设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等,强化技术实训、与企业合作办学等,为学生毕业后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不局限于“一线”“一带”,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入局低空经济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带火低空领域人才培养新赛道。

  破除短板 引育人才

  随着低空经济规模能级的提升,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

  那么,针对在低空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短板,河南该如何破局?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庆伟表示,河南发展低空经济应坚持人才引育结合,通过在加强专业院校人才培养、完善低空产业园区生活设施、提供招才引智政策支持等方面发力,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尚思宁认为,河南应围绕低空领域重点产业及关键技术缺口,动态勾画人才图谱,创新“刚性集聚+柔性利用”模式;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高校,优化其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开展订单式培养,重点培养低空领域研发设计人才及空管、机场运营管理等紧缺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为“高精尖缺”人才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打造综合人才服务体系。

  张志宏非常看好低空经济的未来,他以近期河南省拟试点建设10家哲学社会科学联合实验室,其中有关低空经济的实验室就占了两个为例,说明低空经济对人才有巨大的吸纳空间。他表示,当下,加强低空领域人才培养应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职普融通,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政产学研联动培养更多高素质低空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及面向低空经济场景的研发与高水平管理人才。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