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推动全省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日,我省正式印发《河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构建“一区、一带、一网、一盟、一路”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格局,力争实现秸秆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产业模式低碳循环发展、乡村环境生态宜居宜业。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秸秆资源丰富。《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将稳定在93%以上,秸秆离田利用率达到35%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将扎实推进秸秆科学还田和高效离田,积极建设秸秆沃土高标准农田引领区,重点打造秸秆饲料化利用产业带,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用”网络,组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联盟,持续探索秸秆高值化转型升级新路径。
在推进秸秆高效还田方面,我省将聚焦耕地质量提升,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广深耕还田、堆沤腐熟还田等科学还田措施。通过完善地力“加油站”可持续运营机制,推广“秸—饲—肥”“秸—沼—肥”“秸—菌—肥”等循环利用技术,构建以秸秆还田为纽带的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单产提升等项目,我省还将开展秸秆高效还田试点,打造千亩以上秸秆高效还田引领区。同时,将立足秸秆资源禀赋和畜禽养殖基础,以养牛大市为核心,培育壮大秸秆养畜产业,建立健全秸秆饲料收储体系。
为构建高效的秸秆“收、储、运、用”网络,《行动方案》鼓励盘活农村闲置厂房、仓储设施等存量建设用地,对永久性收储设施用地需求应保尽保。支持通过长期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跨村联建或村企共建标准化收储中心(站),拓展农事服务中心“收储+”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支持秸秆收储量达到5000吨以上的标准化收储中心(站)建设。
此外,我省将支持秸秆收储和利用企业联合河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同步搭建“1+18+N”省、市、县三级秸秆综合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秸秆产业“盟式”发展新模式。
在政策与资金保障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引导各地用好中央财政资金,积极争取将符合条件的秸秆利用项目纳入扶持范围。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专属信贷产品,运用省融资担保风险代偿补偿分担机制,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的秸秆综合利用小微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低至不超过1%,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坚实支撑。
我省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不仅是对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立足省情、聚焦短板、系统谋划的关键举措。作为粮食大省,河南秸秆年产量巨大,但长期以来面临离田利用率偏低、产业链条较短、收储运体系不够完善等挑战。《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以科技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着力打通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堵点。通过一系列连贯举措,推动秸秆从“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加速转变,不仅为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坚实支撑,还积极培育秸秆手工编织、秸秆文化旅游等新业态,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和乡风文创的新载体。
“《行动方案》的最终目的,是让曾经被废弃的秸秆,真正转化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元共赢的优质资源,为中原大地的农业绿色转型与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续动力。”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记者 许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