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赛晓涛 通讯员 田琦琦
“这次宣讲很接地气,讲了和谐处理邻里的‘五种关系’,还有做好当下社区工作的要点,既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大家都很满意。”近日,在听完一场理论宣讲后,濮阳经开区安泰社区党支部书记孙青卯由衷地赞叹道。
这番心声,是濮阳经开区宣统办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经开区精心策划、系统布局,紧紧围绕“组建队伍、选定内容、创新形式”三大关键环节,全力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建强宣讲队伍,汇聚源头活水。为确保宣讲活动有力度、有深度,经开区首先在“人”上下功夫。全区范围内精心推选,组建了一支由30名机关党员、优秀教师和基层乡镇干部组成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这支队伍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基层情况,成为传播党的声音、解读惠民政策、讲述百姓故事的“生力军”。
精准选定内容,贴近百姓需求。在宣讲内容上,经开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宣讲团不仅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更注重将其与百姓关心的民生政策、社区治理、邻里关系等热点问题相结合。如安泰社区宣讲中提到的“和谐邻里‘五种关系’”,正是将宏大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指南的典型,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
创新形式载体,增强宣讲吸引力。经开区改变“我讲你听”的传统模式,积极拓展宣讲阵地,创新运用多种文艺形式,让理论宣讲“活”起来、“潮”起来。一方面,依托乡村、社区、企业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主阵地,开展了超过100场次的面对面宣讲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安康苑大舞台”“濮水音乐岛”等文化平台的作用,将理论宣讲融入文艺演出。
历史廉政剧《韩愈》《李珏》的展演,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传递了清廉之风。原创歌曲《奋进经开区》《廉政盼来江山红》等优秀节目,以激昂的旋律和真挚的歌词,唱响时代主旋律,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寓教于乐中实现理论传播的“润物无声”。
截至目前,经开区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成功举办各类宣讲活动百余场次,覆盖人群广泛,社会反响热烈。
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也为繁荣濮阳区域文化、凝聚发展共识贡献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