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红霞
在位于河南管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鼎盛街的河南低空经济产业园广场上,最高载荷40公斤的无人机载上附近小区居民通过线上下单选购的货物,从无人机起降点起飞,通常只需数分钟即可送达居民手中。当下,这已成为该园区万物可联空中超市利用无人机进行即时配送的寻常一景。
曾经,这里是占地400亩车如流水的紫东钢铁园,如今,市场外迁后,这个超级“钢铁巨兽”正焕发新生,向空中寻求发展。
低空经济产业园的更多可能
在我省发布的《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中,明确鼓励依托通用机场,结合产业发展特点、资源禀赋条件,建设若干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
各地为此早已纷纷摩拳擦掌。
郑州上街利用机场、通航资源优势,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开展“通用航空+”及“无人机+”应用,构建起了覆盖设计研发、制造维修、运营服务等的完整产业生态。位于该区域的河南低空经济产业园先导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安阳利用空域优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装备制造、科技研发、会展赛事、通航运营和航空旅游于一体的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及无人机整装、飞控研发、飞行服务等无人机全产业链,建设中的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将被打造成从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到飞行服务的全产业链条。
曾经寸土寸金的钢铁物流园如何凭借区位、物流优势,走出一条空域资源开发的新路径?河南低空经济产业园运营经理黄玉娟表示,园区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先期已建设无人机起降场、低空飞行接驳场,通过“仓储+云仓+无人机配送+智能购物”全新商业模式,开通3条无人机配送航线运营万物可联空中超市,意在寻求未来在“低空+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取得更大突破。目前除继续提升“空中购物”质效及体验感,园区还正在和相关方面合作以拓展更多城市物流配送应用场景,如应急医疗、高附加值电子产品配送等。
据有关机构测算,与传统末端配送成本对比,无人机配送经济性优势明显,未来,低空与物流融合将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向。
从地面到空中,我省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在特色之路上正越走越好。
产业变革里藏着的大布局
据悉,目前全省各地对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热度不减,除郑州、安阳外,周口、洛阳、平顶山等多个地市也宣布建设或在建无人机产业园或低空经济产业园。
地方政府和企业竞相布局该新兴领域,反映了当下各地对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及在积极拥抱产业变革中藏着的大布局。
在这一轮的比拼竞速中,脱胎于传统钢铁物流园的河南低空经济产业园的转型因更具象征意义而广受瞩目。据黄玉娟介绍,园区原为国内钢铁行业知名的钢材集散地,仅建筑厂房就在12万㎡左右,还包括10栋5.6万㎡的办公楼。园区以创新科技为主题,旨在通过对现有建筑、场地的升级改造和企业的引进,将这里打造为集低空研发、生产、销售、应用等于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区。这些资产的有效盘活不仅将为同类园区吸引高端制造业、培育低空服务经济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将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据了解,该园区除了正在运营的空中超市、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及无人机竞速培训企业等,还正在加速建设全产业链无人机设备展销中心,预计于今年10月底投入运营。同时,无人机智造区、产业学院、商业街、低空飞行营地等相关功能区场地和设施也在建设中。
目前园区正加速梳理产业链企业清单,由专业机构进行产业规划,绘制产业链图谱,计划于明年10月底完成园区招商计划的80%。
以无人机产业为例,据有关机构测算,每增加1亿元无人机产值,可带动相关产业3亿元~5亿元的产出。逐步摆脱传统产业的依赖路径,“低空经济”新引擎驱动的产业变革正逐渐让梦想照进现实。
“小”园区如何撑起“大”产业
“单从空中超市目前航线运行来看,末端配送需要进一步获得空域的支持,包括实现飞行频次申请、飞行计划审批流程的简化、快速,配送降落点设施建设相关规定的明确等。具体到园区平台的招商、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等,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黄玉娟表示。
那如何在探索实践中走好这条路?业内人士认为关于产业园建设眼下最重要的是做好科学规划,避免一哄而上。就我省而言,应巩固现有“一核多极”布局。以郑州为核心(聚焦eVTOL研发、无人机中试),联动洛阳(航空零部件制造)、安阳(工业无人机)等城市形成互补集群,避免同质化竞争。
同时,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如重点引入eVTOL、大载重物流无人机头部企业,限制低端消费级无人机产能扩张。推动“制造+应用+服务”融合,要求新建园区同步规划应用场景,或规定企业本地服务收入占比,强化拓展应用服务。做好政策支持配套服务,推动技术、人才、知识、数据、金融等各类创新要素汇聚,引导创建航空特色小镇、无人机基地、飞行营地等,以园区撬动产业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