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胡译丹 贾宇菲
“以前在家门口想找份稳定活儿不容易,现在每天在香菇基地采收,一天能挣几十块,还能照看家里的老人孩子。”9月15日,息县包信镇香菇种植基地里,邹楼村村民汪殿华笑着算起“增收账”。他的这份“幸福增收”,不仅折射出包信镇特色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还凝聚着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的智慧与力量。
此前,香菇基地曾长期受“鲜菇储存难、销售半径有限”的困扰。息县县委统战部迅速响应需求,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精准对接食品加工领域企业家,引进高温灭菌设备与烘干生产线,从根本上破解鲜菇储存难题。同时,搭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通过县电商平台定向推送产品信息,组织党外人士、商会会员开展“以购代帮”,拓宽销售渠道。与此同时,积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深度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为群众稳定增收织密保障网。
为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注入发展动能,县委统战部持续激活统战资源“蓄水池”,依托工商联、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新联会等平台,通过组织实地考察、举办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主动向社会资本推介包信镇香菇产业优势,成功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产业链建设,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已构建起从菌种培育到采收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基地负责人、党外人士张银桥介绍,通过引进高温灭菌设备保障菌棒品质,配套烘干生产线将新鲜香菇加工成干品,不仅延长了产品保质期,更使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目前,基地60座大棚已全部投产,80万棒菌棒进入盛产期,日均采收新鲜香菇2000公斤,产品畅销郑州、武汉等周边城市,直接带动周边3个行政村6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一颗小小的香菇,如今已成为撬动包信镇产业振兴的“金钥匙”,既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更生动诠释了统一战线在服务县域经济、助力共同富裕中的独特价值与强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