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现场答疑解惑
9月12日,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花生专项观摩研讨会在息县顺利召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俊、信阳市农科院油料所所长金开美及副所长余明慧等专家出席会议,信阳市平桥区、罗山县及息县等地60余名花生种植大户代表参会,共谋花生产业提质增效新路径。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走访了息县关店乡花生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基地内,花生植株健壮、果多粒饱,田间管理措施科学规范,病虫害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种植区。参会人员围绕田间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应用及花生产量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种植大户纷纷表示,通过绿色防控与精准栽培技术的结合,今年花生亩产预计提升15%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研讨会上,余明慧与息县农科所副所长黄涛及息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新超分别围绕花生产业化、科学化、规模化种植作主题发言。余明慧表示,当前花生产业需以“品种优化+技术集成”为核心,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黄涛则强调,通过机械化与智能化技术融合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针对种植户提出的技术难题,张俊现场答疑解惑。他重点介绍了高油酸花生的品种优势:“高油酸花生不仅抗病性强、耐储藏,其油酸含量达75%以上,市场价格较普通花生高出20%~30%。”同时,他建议种植户采用“起垄栽培+精准施药+生物防治”的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根腐病、蛴螬等病虫害的发生率,实现“虫口夺粮”。
此次会议通过“基地观摩+技术研讨+现场答疑”的形式,为科研人员与种植主体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参会种植大户纷纷表示,将积极推广高油酸花生品种及绿色防控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形成规模化种植效应。
据悉,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自实施以来,已累计在全省建设花生示范基地20余个,辐射带动面积超50万亩。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市县农科机构,持续开展技术培训与成果转化,为河南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记者 郭俊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