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靳李君
为进一步集聚金融资源,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两高四着力”,9月17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到2025年年底,全省金融总量稳步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更加精准有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1万亿元,信用债发行3000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绿色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水平。未来3~5年,实现金融要素配置与“两高四着力”有机融合,金融“五篇大文章”提质增效,直接融资占比明显提升,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集聚发展,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金融风险大幅收敛,现代金融体系更加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加高效、金融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的金融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
《通知》提出,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落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储备和推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项目对接,精准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探索“股贷债保”联动机制,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加大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力度,推动涉农贷款规模持续扩大、占比不断提升。
《通知》还提出,要打造现代金融体系。积极引进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丰富我省金融业态和金融产业链。深化与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合作,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推动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力争2025年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投放50亿元。
拓展金融服务广度深度精度
《通知》要求,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优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向外贸、民营经济、科技、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倾斜。探索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完善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发展普惠型人身保险业务。持续落实助学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优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新市民等重点群体金融服务。扩大民营经济融资供给。开展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三进一提升”(进园区、进商会、进企业,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质效)系列活动。加大民营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力度,力争2025年年底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到2.4万亿元。加强服务消费与养老领域金融支持。加强项目储备,引导更多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落地。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消费重点领域开发差异化消费信贷产品。加强综合金融供给,推进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满足老年群体、养老机构等多样化养老金融需求。
推进金融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通知》明确,加力支持美丽河南建设。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推动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重要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的绿色发展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优化绿色信贷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研发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环境效益挂钩贷款等产品。推动银行机构逐步实现绿色信贷业务全覆盖。加大利用资本市场绿色融资力度。
优化支持文旅产业金融供给
《通知》提出,充分满足文旅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分类整理全省有融资需求的文旅项目和企业名单,支持引导银行机构加强跟踪监测和融资对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加强特色化差异化金融支持。支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线路培育行动,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支持金融机构根据文旅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创新推出景区收益权质押贷款、旅游住宿贷款、文化创业贷款等专属信贷产品,大力推广信用贷款、随借随还等贷款模式。拓展文旅消费信贷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发行文旅消费联名信用卡和借记卡,为持卡人提供门票购买优惠、分期优惠、消费满减、消费积分等特色权益。创新文旅消费类金融产品,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产品分期贷款、小额消费贷款、先游后付等消费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