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旅“十四五”交卷 文旅“豫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2025-09-20 00:51:19   来源:河南经济报

  日前,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河南文旅业迎来高质量发展黄金期。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河南文旅以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为主线,全面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省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4944亿元,年均增长5.2%以上。截至2025年上半年,文旅市场主体已达47万户,显示出强劲产业活力。

  公共文化服务“优起来”“密起来”

  “十四五”期间,河南文化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177个、文化馆201个、博物馆409个、美术馆14个。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000多个,部分城区“十五分钟文化生活圈”基本建成。

  豫剧《大河安澜》《妇好》、曲剧《鲁镇》等100多台优秀剧目陆续推出,其中《大河安澜》《鲁镇》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通过“中原文化大舞台”“舞台艺术送基层”等惠民工程,五年累计演出15万余场,惠及群众超8000万人次。豫剧全网年观看量突破百亿人次,成为最受欢迎的剧种直播。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愈加响亮。“豫出彩·一起来”“中原舞翩跹”“唱响新时代”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年均开展30余万场,受益群众近亿人次。“咱村有戏”、濮阳艺术点亮城市、平顶山白龟湖草坪音乐会等活动深入人心,乡村文化合作社突破1万家,真正实现“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 (记者 付瑞清)

  品牌破圈剑指全国第一方阵

  河南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统领,全面构建品牌推广新体系。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亿人次、旅游收入首超万亿元,品牌影响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围绕黄河、古都、功夫等超级IP,河南联合沿黄九省成立“黄河文化旅游带宣传推广联盟”,携手八省打造“中国功夫之旅”品牌。与央视、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合作推出“大遗址走廊探源”“寻国宝”等大型直播,单场活动触达网友超2亿人次。“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粉丝量近1000万,年度传播量近百亿,超500个话题登上全国热搜。

  省外市场方面,2024年起山东稳居河南第一大省外客源市场。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开展沉浸式推介,创新“跟着戏剧游中原”模式,开辟“引客入豫”新路径。政策方面,近三年累计投入近3亿元旅游发展资金,对组织包机专列的旅行社进行奖补。

  创意让千年古都焕发青春

  2024年,郑州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功上榜今年暑期“国内周边游目的地TOP9”。文旅集群化、国际化特征日益凸显。

  郑州构建东部主题乐园集群(只有河南、电影小镇)、西部度假区集群(银基、伏羲山)、南部文化康养集群(环嵩山)、北部生态旅游集群(黄河文化公园、大河村遗址公园)。城区依托城市更新建成亳都·新象、阜民里等一批时尚街区,“少年老城”活力尽显。2025年1~7月,郑州微短剧备案上线2707部,市场规模31.78亿元,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跻身全国前三,“竖店”品牌越来越响。

  “十四五”时期,洛阳聚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牢牢把握“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新文旅特点,推动洛阳文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累计接待游客超6亿人次,旅游收入接近4800亿元,获评“年度美好文化城市”“游客满意十佳城市”。

  文旅产品上,洛阳市推出唐三彩小胖马、二里头绿松石香囊等2000余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扶持200余家“洛YOUNG小店”,引入咖啡茶饮、非遗手作等业态,推动洛阳成为“文旅潮城”。借助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河洛非遗新青年”等IP出海,文化传播走向世界。

  放眼未来,河南文旅正以蓬勃之势、创新之魂、文化之根,邀世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在中原大地上继续书写新时代的文旅华章。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