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式”医养结合,让养老变“享老”

2025-09-23 09:51:17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栗凤娇

  金秋九月,秋意渐浓,郑州高新区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一派安静闲适的景象。9月20日,72岁的马传亮老人刚做完理疗,正和几位老朋友在康复区边活动边聊天:“这里不仅管看病,还能做康复治疗,并且有人陪着聊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

  而在100多公里外的漯河市源汇区柳江社区,76岁的李海棠老人由于头晕,拨通了柳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的电话,不到十分钟,就迎来了上门服务的医护团队。

  这些温暖的场景,正是我省大力推进“全链式”医养结合服务的缩影。近日,河南省第二期“全链式”医养结合片区观摩培训班在郑州开班。来自郑州、安阳、商丘等5个省辖市和推广县(市、区)的卫生健康系统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如何让医养结合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一张网、一条链,绘就养老幸福画卷

  “‘全链式’医养结合是对健康养老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红乐在培训会上表示,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健康河南建设的关键举措。

  我省通过发挥城市医疗集团或县域医共体牵头作用,构建起“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延伸居家的服务网络,努力破解医养服务衔接不畅、碎片化等问题。省委、省政府已将其纳入2025年“便民利民微改革”重点事项,加快促进“全链式”服务扩面增效。

  2023年,我省探索实施“全链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何为“全链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即“医疗机构+医养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街道养老机构或乡镇敬老院)+医养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家庭”。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计划用5年时间推广该项服务覆盖全省超500个社区,城乡社区常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85%。

  社区实践,托住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在郑州高新区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实践。该中心创新推出“医联体+养老机构+社区医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家庭”的“全链式”服务体系,入住老人不仅能接受专业健康监测、康复治疗,还能量身订制营养餐食,参与文娱活动。

  “我们突出‘医疗+养老+智能’三融合,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国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子女工作忙无法照护老人的难题,又让老人获得了专业照料。”

  漯河市源汇区柳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启动“健康敲门行动”惠民项目。由家庭医生、护士、公卫专干组成“移动体检队”,携带采血器、心电图仪、血压计等设备,为老人提供“居家式”医疗服务。除了量血压、测血糖、进行心肺听诊等基础项目外,家庭医生还会结合老人的病史进行个性化问诊,现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

  柳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许智勇告诉记者,实施这项行的目的是让老人“少折腾”,打通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实地观摩,破解养老服务难题

  本次培训采用“政策解读+实践分享+实地观摩”三维联动方式。省级专家对“全链式”医养结合政策与标准进行全面解读,鄢陵县人民医院、宜阳县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代表分享了实践经验。

  全体参训人员还赴巩义市实地观摩“全链式”医养结合服务场景和应用成效。巩义市作为先进典型,其经验做法为各地分类施策、精准推广提供了参考。

  交流环节,参会代表围绕专业人才短缺、跨部门审批流程优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等共性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为破解本地医养资源整合瓶颈提供了宝贵参考。

  从“有”到“优”,构建医养结合新路径

  近年来,我省加强部门联动,创新机制模式,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实现多个率先突破。截至目前,已在全省37个县(市、区)的230个社区建立服务网络。2025年,全省计划新增不少于70个城市社区进行推广,持续扩大“医养结合服务圈”覆盖范围。

  李红乐强调,各地必须紧盯“健全服务网络、完善管理体系、搭建信息平台、规范服务内容、强化质量管理”五项重点任务,系统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从郑州高新区枫杨社区的医疗康复护理到漯河市源汇区柳江社区的智能巡诊,从巩义的样板示范到全省的推广扩面,我省“全链式”医养结合正逐步打通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专业、温馨的医养服务,安享幸福晚年。

  我省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实践样板,还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美好愿景照进了现实。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