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金薯”香

2025-09-23 10:47:07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冯瑞苹

  金秋时节的河南田野,一片片红薯地迎来丰收,饱满的薯块从土里翻出,映着农户的笑脸。这喜人景象背后,藏着脱毒快繁育苗的科技密码。

  “以前农户等苗愁,现在我们让苗等农户。”近日,河南青薯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若飞站在智能温室内,指着苗床上的脱毒试管苗介绍。扎根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中原农谷的河南青薯农业有限公司,依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技术支撑,建设十余座冬暖大棚、50余座钢架冷棚,流转200亩大田育苗育种基地,每年能产出1000多万株脱毒试管扩繁苗和60多万斤原种薯。杜若飞笑着说:“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摸索出‘瓶苗驯化—暖棚扩繁—冷棚扩繁—大田种植’的周年化育苗模式,全年都能供苗,种植户啥时候要,我们啥时候有。”

  兰考县红薯协会正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以前种红薯,叶子很容易发黄,挖出来很多畸形薯,产量低,口感差。”兰考县红薯协会会长张世坡谈到红薯种植不禁感慨,“自从用了脱毒试管苗,我们种植的红薯成了收购商争抢的对象,兰考红薯产业发展势头很好。”

  甘薯病毒病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拦路虎”,这种被称为“红薯癌症”的病害,会导致红薯植株矮化褪绿、叶片卷曲斑驳、薯块畸形、产量锐减。“脱毒快繁育苗技术让红薯苗‘脱胎换骨’,不仅脱除了细菌病毒线虫,而且实现了薯苗幼化。”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植物脱毒种苗快繁中心主任娄长城介绍,通过茎尖剥离与植株再生技术,能精准去除褪绿矮化病毒等病原体,让薯苗恢复品种原有优良特性,从源头守住种苗品质。

  如今,依托这套先进的育苗技术体系,多个高端优质红薯品种实现高产稳产,提质增收。其中,鲜食型“红天使”榴莲蜜薯于2025年首次在河南大面积种植成功,消费者好评如潮;淀粉型“郑红23”红薯成了通许县酸辣粉产业的首选原料品种,支撑起百亿级产业链。

  红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康志河坦言:“看到农户捧着蜜薯笑,我们就觉得值。下一步,还要把技术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靠种红薯发家致富。”

  从实验室到高产薯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用智慧扭住红薯产业的“牛鼻子”,贯穿红薯产业的“全链路”,以科技力量为红薯丰收注入新动能。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