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码农”到“新农人”

2025-09-23 10:47:42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新县的茶叶,茶香醇厚,回甘清甜……”9月19日,在新县的一间直播间里,返乡青年王越手持茶盏,正向网友们热情推介家乡的特产。

  不一会儿,“三二一,上链接”的声音响起,网友们纷纷抢购。与他身后长桌陈列的土蜂蜜、葛根粉、山茶油一样,这些曾经“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农产品,正通过互联网被更多人知晓。

  而这些特产走出深山的背后,正是王越从城市回归乡土、从“码农”转型“新农人”的创业故事。“每次回家,看到乡亲们手里的好东西卖不出去,心里就不是滋味。”他说。起初家人和朋友都不理解,毕竟那时候他已在城市站稳脚跟,拥有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和收入。但他仍毅然辞去工作,返回生他养他的家乡,决心用自己所学的数字技术,为家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电商直播,成了他的“新农具”。从筛选农产品到上镜推介、打包发货、跟进售后,王越全程参与。他开展公益助农活动,走进乡村,把源头好货真实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货,更是讲好家乡的故事。”

  “我们‘00后’的优势是学新东西快、不怕试错,但农产品的挑选、种植的经验等,还得虚心向老一辈人请教,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王越坦言,他在许多行家里手那里学到了辨别蜂蜜纯度、判断茶叶品质的土方法和老经验。

  创业初期,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技术,而是如何取得老乡们的信任。“很多老人没见过直播卖货,觉得不靠谱。”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王越主动提出先垫款收货,待销售完成后再结算。更令人感动的是,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开始通过王越的平台给留在家乡的父母下单购买农产品。而王越团队则提供免费同城配送上门服务,这份“代亲尽责”的心意,既慰藉了游子的牵挂,也温暖了老人的心。

  除了经营电商,王越还积极投身乡村公益事业。他定期组织志愿者看望空巢老人,帮助打扫院子、聊天解闷;夏季高温时,他自发组织送水队伍,为户外工作者送去清凉。这些行动虽小,却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整个乡村的力量。

  从数字世界到田间地头,转型之路虽充满挑战,却让他收获了扎根大地的价值。如今,这位年轻的“新农人”带领团队努力在乡土间深耕,希望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