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一凡
“以前到处是坑坑洼洼,现在变得干净敞亮,城里亲戚来了都舍不得走。”9月22日,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村民历世娥在说起村里的变化时满脸笑意。
这个藏在茶山深处的小山村,如今道路整洁,房前屋后绿意葱郁。用旧瓦片垒成的“花墙”错落有致,废弃轮胎改造成的“菜园”生机盎然,老石磨、旧水缸点缀其间成为景观小品,既留住了乡愁,又增添了风景。
“村里开展环境整治,大伙儿一商量,决定不能‘等、靠、要’,要自己动手建家园。材料都是大家自愿捐的,工也是自己出的。”历世娥道出原委。该村党支部因势利导,通过村民议事会让群众唱主角,探索出“保护本地特色、本地人主导、本地取材”的治理路径。2018年至今,百余名村民自发投工投劳,建起了3200米休闲便道和1750米河道护坡,原生树木一棵未砍,旧石板悉数利用,就着地形建绿地、小游园、小景观,处处体现“茶”味,让“茶韵乡愁”在最小干预中自然流淌。
环境美了,乡风更需浸润。过去村里办红白事讲排场,人情负担重。后来村里召开多次村民大会,大伙儿一起讨论,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礼金不超300元”等具体条款写进了村规民约。“谁家办事都按规矩来,省心又体面。”村民董军说,现在风气清爽多了,邻里关系也更和睦。
此外,文艺团体送戏下乡时,该村茶园边搭起小舞台,豫剧、歌舞轮番上演,让文化在互动中为生活添彩。
环境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蓬勃的“美丽经济”。凭借其独特的茶乡韵味和良好的乡村风貌,郝家冲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守好这片绿,日子才能长远甜。”浉河港镇副镇长杨开程说,如今村里茶叶品质和声誉显著提升,不少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开办民宿。游客数量持续增加,绿水青山正真正转化为百姓的“金山银山”。
从昔日“脏乱差”到今日“净绿美”,再到乡风文明、文化活跃、产业兴旺,郝家冲村走出了一条“环境重塑+文化浸润”的振兴路子。茶还是那片茶,山还是那座山,但村民的日子更有滋味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茶文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让家园更美、乡风更淳、百姓更富。”杨开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