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杨亚蒙 王永安
初秋时节,乘坐山地观光车到达宝贝窝山寨时,鲁山县团城乡寺沟村沿着河道蜿蜒分布的整个村落尽收眼底。
万绿丛中,寺沟村庄严气派的党员群众综合服务大楼和门前鲜红的党旗十分醒目。公路迤逦,稻浪翻滚,观景小亭和农耕文化馆点缀其间。小山村如同一幅清新淡雅的国画,徐徐铺展在眼前。
顺着石阶走进宝贝窝山寨,很难想象建设者是如何克服艰难险阻、在这高山上兴建民宿和池塘的。民宿建筑风格别致,外墙上绘着立体感很强的城墙建设图画,门前有水质清澈的池塘,四周放置的大缸缸体上绘着《水浒传》里的人物。
寺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军介绍,相传,宝贝窝山寨上分布着一些楚长城遗址,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了解放军与顽匪的生死相搏。山上密林分布,很适合避暑。天气晴朗时,天空格外蓝、云朵格外白;夜深人静时,游客不仅能推窗赏月,还能听到对面山坡上的呦呦鹿鸣。
“开发商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环境条件,才在这里兴建高山民宿,开发‘长城脚下·古寨遗风’文化体验路线。”张海军说。
下山时,顺着划设三道彩虹线的旅游公路沿河而下,可行至自驾游车辆密集停放的清水河口,沿途建有木屋、“太空舱”民宿和露营基地,是八方游客理想的天然游乐场。沿河而上,游客可以去参观梅花鹿场和负氧离子葡萄园。葡萄园里,工人们正忙着将成熟的葡萄剪下装箱,串串葡萄饱满莹润,紫红相间,令人垂涎欲滴。
张海军介绍,寺沟村以生态伏牛1号旅游公路为纽带,不断完善文化广场、卫生环境、景观小亭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在路旁植树种花,全方位美化人居环境。同时,依托“一约五会”引导村民改变陈规陋习,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游客带去良好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和美乡村树典范,多元产业绽异彩。多年来,寺沟村游客接待量稳中有增,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河南省“五星”党支部、河南省3A级康养旅游示范村等殊荣,在乡村高效能治理方面成了远近有名的先进典型,也成了“品山水团城 悦自然疗愈”的生动注脚和都市人群逃离喧嚣的“心灵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