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大平台” 绘就“同心淅川”

2025-09-30 09:52:21   来源:河南经济报

  9月22日,淅川县党外知识分子农业技术服务团深入上集镇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蔬菜种植技术、探讨市场销售渠道,现场破解生产难题——这是该县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扎根基层、服务县域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淅川县聚焦“学习交流、建功立业、长效合作”三大平台建设,充分激活党外知识分子人才优势,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

  筑牢学习交流平台,凝聚服务共识。淅川县依托“同心大讲堂”、南水北调移民展览馆、渠首工程等红色资源与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与沉浸式学习,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守好一库碧水”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特殊定位,通过专题研讨、实地研学等形式,帮助党外知识分子找准自身优势与县域发展需求的结合点,不断强化“服务大局、扎根淅川”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建强建功立业平台,释放实干活力。围绕产业发展、民生改善需求,淅川县组建党外专家服务团,推动人才资源向一线集聚。在产业赋能上,专家团聚焦农业提质增效、生态环保技术突破等重点领域,深入企业车间、乡村田间开展技术培训27场,成功破解产业发展难题46项;助力福森集团落地农产品保底收购机制,推动金利源公司建成2800亩“零污染石榴基地”,以技术支撑带动产业升级。在民生服务上,拓展“同心公益”品牌影响力,开展科技助农、医疗帮扶、法律援助及“渠首清源”生态宣传等活动40余场,资助困难学生180余名,将服务成果精准送到群众心坎上。

  完善长效合作平台,构建协同格局。为推动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常态化、精准化,淅川县建立健全党外人才信息库,新吸纳教育、卫生、民营经济等领域骨干人才82人,对服务成效突出者在评优表彰中予以倾斜,激发人才干事热情。同时,主动对接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牵头19个县直单位梳理需求清单,实现需求与资源精准匹配;整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民营经济人士等力量,协同推进荆紫关镇非遗工坊增收、山陕会馆引资修缮等重点项目,通过网格员结对帮扶解决民生实事56件,化解移民社区矛盾纠纷130余起,逐步构建起“党委领导、统战聚力、党外协同、多方参与”的良性工作格局。(戚彦龙)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