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6周年。9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成立了由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省领导小组,持续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实现经济发展“含绿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
发布会上,马健用“绿、转、合、联”概括了我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其中,“绿”的成色更足。2024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9年下降23.5%,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1.4%,历史性超过火电。“转”的动能更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20年翻两番以上。“合”的领域更广。与陕西、山西、山东等沿黄省份合作深化,162项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共同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联”的水平更高。“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并进,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中欧班列境外网络覆盖欧亚40个国家140多座城市。
目前,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效显著,黄河干流水质已连续5年稳定达到Ⅱ类,流域内优良水体比例提升至90%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稳定消除。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黄河干流全域贯通及省内主要一级支流全覆盖。
通过系统治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河南段)已基本完工,有效控制了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水利保障能力同步增强。同时,水资源配置体系日益完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南省供水257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3500万,有力保障了区域水安全。沿黄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65%,近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320万人,占全省新增城镇就业总量的56%。 (记者 马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