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夜集话烟火

2025-10-11 10:37:03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百强

  中秋到,夜集闹,南来北往客商笑……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三,长垣市丁栾镇总会迎来四面八方的客商、游子,汇成一个传承悠久的集特色美食、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盛宴——夜集。这里既有特色美食的诱人香气,也有文化娱乐的热闹气息,是刻在当地人骨子里的中秋记忆。

  “这可不是普通的夜市,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夜集。”当地居民张成说,“丁栾夜集兴于清朝,相传之前有一个致仕归乡的官员,每到中秋节前夕都会宴请家丁伙计,一来是感谢大家一年的辛劳,二来是叮嘱大伙抓紧收好秋粮、种好冬麦。久而久之,这个传统便被当地人继承下来,并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夜集,一直延续到今天。”

  今年的丁栾夜集热闹依然。

  华灯初上时,丁栾镇西大街已热闹起来,500多米的街道彻底“活”了过来,摊位挨着摊位、行人连着行人,吆喝声、欢笑声、歌声,和着鏊子上、烤架上美食发出的“滋滋”声,汇成一曲美妙的乐曲,陶醉了人们的味蕾,舒缓了游子的乡愁。

  肉盒摊前,金黄油亮的肉盒咬开满是肉香,孩子们捧着烫手的肉盒,嘴角沾着油星笑得开心。一旁的枣糕摊前,老夫妻配合默契,一个控制炉灶火候,一个炸制枣糕,当包着枣馅的圆饼进入热油中,一种独特的香甜氤氲而起——这种香甜软糯的特色美食是老人和孩子的最爱。壮馍摊前,锅里的面饼“滋滋”作响,层层酥脆的外皮裹着鲜香的肉馅,刚出炉就被抢空。“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吃点儿好的也是应该的。”摊主老崔边说,边忙着用油纸裹起热乎的壮馍,递给排队的食客。“今天生意很好,卖了30多个壮馍了,后面还有人排队等着呢。”

  夜集的美好,在于浓得化不开的市井欢、烟火气,是当地人的集体记忆。“小时候牵着父母的手赶夜集,除了满足自己的小馋嘴,还要为爷爷奶奶送去好吃的,以表孝心。”远在杭州工作的马世伟带着孩子边逛边说,“已经很久没逛夜集了,在外吃过多少夜市、品过多少美食,都不及回老家逛夜集能抚慰内心的愁绪,这或许就是乡愁吧。”

  如今的夜集,早已不只是承载回忆的地方。它既装着人们对父母的孝心,也藏着秋收的喜悦;既让夜集文化与地方名吃相互滋养,也让归乡游子与亲情乡愁紧紧相拥,更让手作匠人的老手艺与文艺玩家的新创意碰撞出惊喜。

  秋雨中,传统纹饰与现代灯光交汇在丁栾夜集。这方延续千年的夜集,既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更盛着今人的幸福滋味,让传统文化在烟火氤氲中生生不息。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