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韩涛
日前,信阳市平桥区高梁店乡工作人员拿着设备,到群众家中进行优抚认证,并开展政策宣传。
“国家对退役军人关怀备至,这些政策就像及时雨,让我们心里踏实。”退役军人刘某激动地说。
近年来,平桥区打破传统拥军模式,构建起“精准化帮扶、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参与”的工作体系,让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的获得感持续提升。
“不到两小时,1.2万余斤西瓜就被抢购一空,是政府和战友们给了我重生的希望!”今年夏季,平桥区平东街道退役军人张贤君望着空荡荡的瓜田,激动地向帮扶人员道谢。这幕暖心场景,正是平桥区以创新举措深化拥军优属工作的生动缩影。
在精准帮扶领域,平桥区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为“前哨”,建立起覆盖就业创业、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需求的困难退役军人信息库,实现帮扶范围信息化、方式多元化、工作常态化。针对退役军人张贤君因病致贫、西瓜滞销的困境,平东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微信群发起倡议,11名老兵迅速赶赴瓜田开展“爱心认购”,随后区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力行动,建立专项台账、申请关爱基金、安排志愿服务队定期照料,形成全链条帮扶闭环。2024年以来,平桥区已联合18家拥军企业、志愿服务队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300余人次,投入帮扶资金37.2万元,有效为134人纾困解难。
医疗服务保障的创新升级更让优抚对象倍感温暖。4月17日,平桥区首家“拥军医院”在平桥区中医院正式挂牌,通过设立专属窗口、专属病房,提供挂号、就诊、住院全流程优待,并推出健康档案定制、体检折扣、费用减免等专项服务。“优先诊治、免费体检,这些政策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参加揭牌仪式的退役老兵张士典深有感触地说。
法律服务的精准供给同样走在前列。“八一”建军节当天,该区司法局景明公证处推出拥军公证公益服务,为现役官兵、退役军人及军属开通“五个优先”绿色通道,提供延时服务、免费邮寄和费用减免等四项举措,以专业法律服务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从医疗到法律,从物质帮扶到精神关怀,平桥区正通过多领域创新,让尊崇军人的氛围渗透到社会治理各环节。
“我们将持续探索社会化拥军新路径,让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平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
如今,在平桥大地上,一场场爱心接力、一项项务实举措,正不断续写着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