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沉迷“慢手工”

2025-10-16 11:13:58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许丽娟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人渴望慢下来,DIY手工坊正是“慢体验”的代表性业态。近日,记者走访郑州市区多个商圈,发现手工项目已从传统陶艺、蛋糕烘焙扩展至琉璃饰品、手绘布袋、制作香薰蜡烛等多元化类型,价格亲民却需投入数小时。为何年轻人愿意花时间亲手做一件市面上可以轻易买到的东西?很多消费者表示,吸引他们的并非成品,而是制作过程中的专注与放松。

  万物皆可DIY

  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可供体验的手工项目丰富多样,主要可归结为三类。

  第一类是比较经典的传统手艺,比如陶艺、木工。它们有一批忠实粉丝,虽然价格稍高、耗时较长,但亲手从零开始完成一件作品,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就像经常在正弘城做陶艺的市民张女士所说:“每次来这儿,心就静下来了,看着一块泥在自己手里变成杯子、盘子,特别有满足感。”

  第二类则是近几年很火的网红项目,像流体熊、烧玻璃等,在社交媒体上很受欢迎,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约伴打卡的新选择。

  第三类偏向实用和趣味结合,比如香薰、皮具、油画等,既能自己放松玩创意,也很适合带小朋友体验亲子时光。在金水区花园路国贸360叁迁造物社手工作坊,一位妈妈拿着孩子亲手做的笔筒眼里满是自豪:“这是他自己做的,里面有他的创意和爱,比买来的有意义多了。”

  为沉浸式体验买单

  手工坊在郑州的兴起,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为结果付费,更重视过程的体验。

  手工活动满足解压需求。许多上班族将其视为“精神按摩”,在专注制作的过程中释放日常工作压力。经常在二七区解放路一家名为大鱼手工的店里做手工的程序员卢芳林说:“这比刷手机解压多了,整个过程非常治愈。”

  手工作坊也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场所,尤其适合朋友小聚或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在郑州上学的大学生刘盼说,在这里认识了志趣相投的朋友,相比普通娱乐场所,“这里更健康,也更有意义”。

  还有不少家长也看好手工体验的亲子教育价值,认为它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也是远离电子屏幕的良好方式。

  未来如何长红

  在郑州,尽管手工体验热度持续升高,但也面临同质化严重和复购率低的挑战。如何实现长远发展?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李光泉认为,差异化、深度化和跨界融合正成为破局之道。

  例如,有的手工作坊专注于金银饰品、陶艺等单一品类加工,以专业深度吸引真正想学手艺的人。叁迁造物社主理人刘铁军表示:“我们不追求项目多,而是要做深做透。同时,在手工制作中加入文化讲解与技能传授,提升体验的含金量,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

  此外,“手工+咖啡”“手工+零售”等复合模式也在逐渐普及,正在形成兼顾休闲、社交与创作的多元场景。李光泉认为,手工作坊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动手”,而在于为用户提供“放松”的体验,因此,可通过建立社群、组织沙龙和展览等活动,将单次体验场所转变为持续性的兴趣社区,从而有效增强用户的黏性。

  行业洗牌仍在继续。能走下去的,一定是那些真正理解用户、专注品质的手工作坊。对消费者而言,选对工坊很重要;对创业者来说,唯有持续创新、深耕细分领域,才能在这场“慢生意”中走得更远。

编辑: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