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县共建从送良种到传良法 实验室里“科技果”变成田间地头“增收果”

2025-10-16 11:35:03   来源:河南经济报


观摩会现场

  近日,优质花生新品种及配套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展示现场观摩及培训会在杞县举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杞县人民政府通过院县共建,将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田间地头的丰收成果,为当地花生产业注入新活力。

  在杞县阳堌镇前铁岗村的花生示范田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振宇向种植户和企业代表介绍:“今年杞县虽遭遇前旱后涝的极端天气,但通过平衡施肥、全生育期精准调控及‘1122’病虫害防控等配套技术,豫花93号和豫花9326两个品种依然长势稳健。”

  种植户张猛捧着饱满的花生荚果笑着说:“一开始担心施肥技术会烧苗,没想到花生苗齐苗壮,后期结的果又多又匀。今年用了豫花93号,一亩地能多收100多斤。”

  河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张国彦现场宣布测产结果:“豫花93号平均亩产干果378.6公斤,较常规种植田增产24.95%;豫花9326平均亩产干果383.1公斤,比常规种植田增产20.02%。按市场价计算,亩均增收319到423元。”

  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孙勇表示,这些示范田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体现,让杞县花生从“看天吃饭”变为“科技护航”。

  河南省作为我国花生种植第一大省,花生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具有深远影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封洪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解决“去哪里买种子、咋种好、卖给谁”这三个老百姓最较关心的问题。

  河南万粮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存旺介绍,豫花93号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达到79.2%~82%,耐储存、货架期长。该公司已拿下豫花93号全国经销权,并通过多种组织形式进行良种繁育和推广。项目团队不仅提供良种,还围绕病虫害绿色防治、科学水肥管理等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节约种植成本,减轻农户劳动负担。当地花生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优先收购院县共建高油酸花生,确保农户种得好、卖得出。

  院县共建不是简单的技术下乡,而是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副处长邵运辉提出五点建议:一是优选适宜品种;二是推进技术标准化、精准化;三是通过订单农业让好品种、好技术转化为收益;四是强化“新农人”培育;五是推动花生产业从种植向加工、品牌化延伸。

  目前,杞县已建立了以阳堌镇为核心的“开封市花生产业园区”。在院县共建的推动下,从优质品种推广到配套技术落地,再到产业链延伸,科技正成为杞县花生从“增产”到“提质”、从“卖原料”到“创品牌”的关键力量。 (记者 冯瑞苹 文/图)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