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量质齐升家底更厚

2025-10-18 09:23:59   来源:河南经济报

  10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国资国企系统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上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2024年底,省市两级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7.3万亿元,净资产2.3万亿元。其中,省管企业资产总额4.4万亿元,净资产1.2万亿元,较2020年底分别大幅增长84%和104.8%。“十四五”以来,省管企业累计上交税费超过1600亿元,彰显了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我省国有资本在超硬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组建专业化子公司,设立多只产业基金,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力推动了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深度融入全省“7+28+N”产业链群建设,14家国有企业担当重点产业链链主,国内低空经济龙头企业中国飞龙总部迁至郑州,超聚变公司国产化服务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2024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占新产业营收总额达902亿元,占比持续提升。此外,国企全面支撑交通强省建设,推动高速公路、铁路、高铁、城市轨道里程位居全国前列;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启用,周口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建成投用,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7000亿元、利润236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33.3%和191.5%;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32.4万元/人,增长77.1%;资产负债率降至65.6%,较2020年底下降4.3个百分点。

  省国资委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连续两年召开省管企业科技创新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会,统筹推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生态构建,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完善人才、资金、激励、成果转化、责任豁免“1231N”创新政策体系,制定激励保障12条、人才小气候10条等“顶格管用”举措,河南国资科教产融创新平台上线运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天冠集团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16家国企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2024年监管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项目500余个,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国内首套年产10万吨艾斯安装置投产实现进口替代,带动千亿级尼龙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河南钢铁集团世界首条5.6米宽厚板生产线全线贯通,实现我国钢铁行业装备制造新突破;洛轴集团拥有行业唯一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助力“神舟”“嫦娥”等系列大国重器安全运行。 (记者 付瑞清)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