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10 月 16 日,在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卫健体委专场上,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建波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大维度,全方位介绍了南阳体育事业5年来的发展情况。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设施全覆盖、活动惠全民
“‘十四五’期间,我们着力构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让健身成为市民生活新风尚。”吴建波介绍,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南阳实现了质与量的双提升。截至目前,全市体育场地达3.02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7平方米,不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更实现了乡村居民健身工程、城区健身路径全覆盖,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面建成,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健身服务。
组织网络建设同样成果显著。南阳已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体育组织体系,市级体育协会达41个、体育俱乐部36家,县级体育协会169个、体育俱乐部52家,3.42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城乡各地,为群众健身提供专业指导。
在体育活动开展方面,南阳年均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超1000场次,吸引440万人次参与。其中,第二十届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世达杯”颗粒大联盟全国乒乓球团体赛、河南省女子排球联赛等品牌赛事,以及即将举办的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城市系列体育比赛,成为激活城市运动热情的重要载体。数据显示,南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已达43%,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成效显著,老年体育项目在国家、省级交流活动中屡创佳绩。
服务保障的不断优化,让群众体育发展更有温度。南阳积极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年均接待健身群众220万人次;国民体质监测年完成3 万余人次,监测创新案例更是入围全国前15名,成为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凭借突出的群众体育工作成效,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成功入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竞技体育稳步提升:育人才、办大赛、创佳绩
“在竞技体育领域,我们坚持‘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培养’,推动南阳体育在更高平台争光出彩。”吴建波表示,5年来,南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效凸显。市体校获评“省市联办赛艇项目重点后备人才基地”,新增注册运动员3818人,向省级专业队输送柔道、赛艇等项目优秀苗子64人,为河南竞技体育发展注入“南阳力量”。
高水平赛事的成功承办,成为南阳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2021年“直通 WTT大满贯·世乒赛” 暨奥运模拟赛、2024年全国赛艇U系列青少年联赛,以及连续两年承办的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河南队主场赛事,不仅点燃了市民的体育热情,更让南阳的城市影响力持续提升。
赛场上的南阳健儿同样表现亮眼。在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中,南阳赛艇项目连续四届位居全省金牌榜首位,社会组团体总分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运动员胡晓斩获亚洲龙舟锦标赛三枚金牌,黄炜涵蝉联中国式摔跤全国青年锦标赛及俱乐部赛冠军,自行车运动员杨阳及赛艇运动员刘又菲、崔兵辉成功进入巴黎奥运会选拔序列,向奥运梦想发起冲击。
体育产业活力初显:融业态、促消费、开新局
“我们积极探索‘体育+’融合发展新模式,让体育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丰富市民生活的新引擎。”吴建波介绍,南阳大力引进体育新业态,成功引入玩湃生活、克鲁伊夫球场等国际知名体育品牌,建成智慧球类运动区、成长趣玩迷宫等高品质体育消费场景,为市民带来多元化的运动体验。
在拉动消费方面,南阳通过“赛事进景区、进商圈”的模式,激活节假日与夜间经济,带动体育消费持续增长。其中,体育彩票年销售额从2021年的10.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7亿元,稳居全省前列,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南阳还积极探索“体卫融合”新路径。2021年率先开设运动康复门诊,2024年9月南阳市体育医院正式挂牌运营,为运动人群及各类赛事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实现了体育与卫生健康事业的深度融合,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吴建波表示,“十四五”期间,南阳体育事业在设施建设、赛事活动、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十五五”时期南阳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南阳将继续以满足市民体育需求为核心,推动体育事业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让更多市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