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高青坡 通讯员 焦萌萌 姬冠鹏
“扫码一元,品尝果茶,助力乡村振兴!”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叶县田庄乡康台村迎来大批游客,人数较夏季多了一倍。
在乡村振兴展示馆内的“爱心茶馆”,游客刘晓倩手持印有“一杯爱心茶、一份慈善捐”的纸杯,欣喜地说:“这里的每个细节都蕴含着乡村振兴的巧思!”
这座由老瓦房改造的展馆,通过全彩LED屏幕生动呈现村庄的变迁历程,五年前,谭罗河两岸还是残垣断壁,如今已蜕变为青砖黛瓦的生态景观带。
该村党支部书记康跃民感慨:“清淤时不少村民并不理解,如今大家都成为生态修复的受益者。”依托治理后的良好水质,村里引导村民种植白术、丹参等中药材,亩均收益达8000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田庄乡坚持“跳起来摘桃子”的发展理念,引导乡村两级干部借鉴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成功案例,因地制宜打造本村特色景观,培育文明新风,有序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韵”,让广袤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康台村是叶县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叶县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将和美乡村作为农业强县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一域一圈三极点”(田村一体和美乡村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区,龙泉镇、田庄乡、仙台镇和美乡村联动圈,3个乡镇34个重点村为战略极点)的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和产业全面升级,以乡村蝶变促进全域嬗变。
把好规划关,做好顶层设计。该县围绕七大片区(硒麦小镇、1号公路开篇片区、楚长城文化片区、石门湾、沙河湾、孔子游叶处、水润田庄—老家康台)做好产业规划,并征求乡土专家和老党员、老干部及群众意见,高标准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168个,确保和美乡村建设既符合发展方向,又贴近地方实际,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把好资金关,破解瓶颈制约。该县积极谋划包装项目,争取上级资金,通过以奖代补、高岗添土等多元化形式投资支持和美乡村建设。统筹财政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引导并激发村集体和群众参与热情,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把好建设关,提升和美成色。该县整合项目资源下沉乡村,2024年实施项目43个,推进“一村万树”“一部四沿五旁”整治,累计修道路256公里、治坑塘957个、植树木52万余棵,推动乡村面貌持续焕新。同时,在18个乡(镇、街道)各选取两三个村庄,集中打造乡镇小片区,连点成片、连片成面、全面提升。目前,硒麦小镇和1号公路开篇片区已初见成效,连续两次在全市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到2027年,争取创建‘和美村’11个、‘富美村’23个、‘洁美村’80个。”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进庚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