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延津县)迅速行动,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科学指导,助力花生收获与晾晒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科技助农”的深刻内涵。
近日,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延津县)与延津县农业部门紧密配合,在延津县马庄乡宋庄的“豫花93号”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基地,组织开展了一场花生收获晾晒指导培训与观摩会。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延津县)团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张翔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田间,仔细查看花生长势和收获情况,并就花生收获和晾晒环节给出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如图)。
科技特派员提醒农户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抓住每一个晴天或降雨间隙,及时抢收花生,避免花生因长时间滞留田间而出现落果、烂果、发芽等问题。同时,建议农户收获后第一时间去除花生荚果表面泥土,避免湿土附着加剧霉变。在运输和临时存放过程中,严禁堆积存放,以防止堆内热量积聚引发迅速发热、霉烂,并降低各环节的荚果破损率,减少因破损而加剧的损耗。
为确保花生在阴雨天气下的干燥效果,科技特派员提供了多种科学晾晒与干燥方案。在摊晒方面,建议农户充分利用仓库、厂房等空间,将花生以约10厘米的薄层摊铺晾晒,并每天多次翻动,确保通风均匀,防止底层花生因通风不畅发生霉变。条件有限的地区,可配合使用大功率风扇或鼓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加速堆内湿气排出,提高干燥效率。
在机械干燥方面,科技特派员特别强调了控制干燥温度的重要性。他们建议风温保持在40℃以下,避免高温导致花生蛋白质变性、油脂氧化酸败等。此外,他们还提出分阶段高效干燥策略,即在应急抢烘状态下,初期可适当提高烘干温度(不超过50℃),快速去除表层水分后,进入缓苏阶段,再根据需要重复干燥操作,确保干燥均匀。科技特派员深知,花生品质的保障离不开每一个细节的严格把控。在干燥过程中,他们提醒农户每天需挑拣已霉变、发芽或破损的荚果,防止霉菌扩散污染。
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精心指导,延津县农户对花生收获和晾晒有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这次行动不仅为农户减少了损失,更为延津县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农户们纷纷表示,科技特派员的指导让他们在应对恶劣天气时不再手足无措,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王苗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