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吕中伟到兰考县闫楼乡郭庄东村开展技术服务时了解到,该村“阳光玫瑰”葡萄已售罄,果农亩净效益达0.7万元~1.2万元。2025年黄淮区域葡萄种植者面临严峻挑战,郭庄东村的葡萄产业却在科技的支撑下,经受住多重考验,迎来丰收的彩虹。
郭庄东村葡萄示范基地依托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支持,全面推广了一系列科学种植管理技术。从葡萄优良品种的选择,到栽培技术的应用,再到精细的花果管理,每一步都凝聚着科技的智慧。
在修剪方面,基地采用了主、副梢标准化修剪及冬季修剪等简化修剪技术,有效提高了葡萄树的生长效率和果实品质。科学施肥与灌溉也是基地成功的关键,叶面肥、水溶肥、有机肥等的合理施用,以及滴灌、喷灌、漫灌等灌溉方式的精准控制,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同时,果园生草、地面覆盖等土壤管理措施,进一步改善了葡萄园的生态环境。
面对病虫害的挑战,基地采取了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相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障了葡萄的安全与品质。此外,抗逆栽培技术的应用,如抗冻、抗高温、抗涝等措施,增强了葡萄树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日前,吕中伟在郭庄东村举办避雨栽培葡萄现场测产验收暨技术交流会。测产结果显示,“阳光玫瑰”葡萄亩产达3000千克~3500千克,优质果率高达90%以上。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科技赋能的成效,也为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技术交流会上,吕中伟介绍了土壤改良、设施栽培、控产提质在“阳光玫瑰”葡萄优质高效生产中的关键作用,提醒种植户要高度重视这些环节。河南省农学会葡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三军强调,需将品质提升置于核心,通过科学管控实现优质优价。他明确了具体种植标准:亩产稳定在2000千克~2500千克,单穗留果65粒~70粒,单粒重12克~15克,单穗重约800克~1000克,果实泛黄、香味浓郁。这样的高品质葡萄,售价远超市场价,深受消费者青睐。
郭庄东村党支书记郭永红感慨地说:“我们依靠专家的技术支撑,实现了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为郭庄东村的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苗苗 代文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