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农资关系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为深入推进2025年农资市场净化“秋风行动”,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供销合作总社,于9月至11月在全省范围内共同开展“三秋”期间农资打假工作调研。
“一直以来,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坚决扛牢农资保供稳价政治责任,发挥自身优势,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省供销合作总社三级调研员郑小涛说,通过“秋风行动”,查处一批重点案件、关停一批违法经营主体、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推动“三秋”期间河南农资市场净化,为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放心种 “小标签”里蕴含大民生
“老乡,买种子不能光看包装,得先看这三行字——纯度、净度、发芽率。”10月21日,在商丘市梁园区农资市场,由郑小涛带队的第四农资打假调研组,正蹲在飞腾种子经营部的柜台前,拿出放大镜般的认真劲儿帮农户“挑种子”。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源头,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和国家粮食安全。在2025年种子等农资市场净化“秋风行动”中,农资打假调研组,深入商丘市农资市场开展全面排查。这一行动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当地的种子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流”。
在飞腾种子经营部农资店内,调研组成员展开了细致检查。种子市场的规范与否,从这家小小的农资店就能略窥一斑。在检查过程中,调研组成员发现,虽然目前该店整体经营较为规范,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管理的小细节。例如,部分种子的标签标识虽然符合基本要求,但在一些次要信息的标注上不够清晰,这可能会给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扰。
调研组成员翻开该店的种子进货台账,发现部分批次的质量检测报告虽齐全,但登记信息不够细化。“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标签上的每个数字都是‘说明书’。”郑小涛现场向店主叮嘱,“必须把每批种子的产地、检测报告编号、适宜种植的地区都写清楚,还要在店里贴张‘选种明白纸’,教农民看懂一些关键指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农民用上放心种,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放心肥 让粮食安全有最踏实的“底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10月22日,在许昌市建安区供销农资超市,整齐码放的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肥旁,都挂着一张“身份牌”: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检测报告编号、适用作物及用量,一目了然。
调研组成员拿起一袋标着“农服集团直供”的复合肥,用手机扫了扫包装上的二维码——“嘀”的一声,屏幕上弹出详细信息:原料来自贵州磷矿(优质磷源)、氮磷钾含量≥45%、生产日期2025年9月15日……
“农户扫这个码,比我们嘴上说还管用。”供销农资超市负责人说,更让农户安心的是超市的“服务套餐”:不仅明码标价(比市场同类产品低5%~8%),还提供“赊销服务”——秋收后付款,缓解资金压力;更关键的是“用肥指导”。
“供销合作社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更要确保农户用上放心的农资商品,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郑小涛说。
在鄢陵县一家农资经销点,调研组成员仔细查看肥料等农资产品的包装标签是否规范完整?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主要成分是否标明?购销台账是否如实登记?在店内,调研组成员还向经销商讲解了相关政策法规,督促经销商合法合规经营。
“我们要像‘筛子’一样过滤市场上的‘问题肥’,更要像‘管家’一样守护农户的‘钱袋子’和‘粮袋子’——毕竟,只有每一粒肥料都真金不怕火炼,庄稼才能根壮苗旺,粮食安全才有最踏实的底肥。”郑小涛说。
放心药 让“救命药”发挥“救命效”
农药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安全,使用劣质农药难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严重损害农户权益。在开封市祥符区的全聚丰植保服务部,调研组成员走进农药储存区,只见货架上分区明确: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各自独立,中间还隔着醒目的“隔离带”。
“农药混放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比如除草剂和杀菌剂放一起,可能降低药效甚至产生药害。”该服务部负责人刘艳冰介绍,农药经营必须做到“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用好了能保丰收,用错了就是“灭顶之灾”。
“这瓶农药要是用在西瓜上,轻则减产,重则绝收。”10月20日,在尉氏县南曹庄稼医院农资店里,调研组成员举着一瓶“问题农药”向农户演示,“标签上写着‘广谱杀虫剂’,可没标明对瓜类作物有药害——农民不懂这些,喷上去可能直接烧坏叶片。”
在“秋风行动”中,调研组聚焦农药经营、储存、使用等关键环节,对农药经营单位开展台账记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药进货、销售记录是否完整规范,是否实名购买,溯源管理是否到位。在检查中,调研组发现大部分经营者能按要求建立电子或纸质台账,但部分门店存在记录遗漏等问题,已督促部分农资店进行改正。
省供销合作总社一级主任科员赵摇刚说:“每一瓶农药从进货到销售,再到使用,都被纳入‘安全闭环’——进货查资质、销售记台账、使用给指导,真正让‘救命药’发挥‘救命效’,绝不让它变成‘毒药’。”
从商丘的种子柜台到许昌的肥料仓库,从开封的农药门店到全省各个农资店,“秋风行动”中的供销力量,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农资安全网。
“我们不仅要当‘搬运工’,更要当‘把关人’。”郑小涛表示,将持续深化“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服务,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种出丰收粮食”,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供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