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靳李君
十月的秋风带着收获的香甜,轻轻拂过新郑市城关乡杜庄村。10月26日,村里比往常要热闹许多。村里文化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村民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话题都围绕着即将到来的一件大事——今年的庙会,不一样了。
“今年庙会定在九月初九,跟老人节一块儿过,来咱村赶会的老少爷们,大烩菜管够。”七十多岁的村民张海旺嗓门洪亮,正跟老伙计们宣传这个“新闻”,皱纹里盛满笑意。“好啊!这个主意好!”旁边戴着老花镜的靳大爷连连点头,“咱们这帮老家伙,也有自己专门的节日热闹了。”
正如村民们热议的那样,该村今年的庙会进行了一次充满温情的“改版”。村委会经过商议,一改往年庙会定在冬天的日期,特意将其调整至九月初九重阳节,也称“老人节”。这一改变的初衷,就是为了在全村大力弘扬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让村里的老人们成为节日真正的主角。
“咱们杜庄村向来有尊老敬老的村风。”村干部王鹏飞在村民代表会上动情地说,“把庙会和老人节合办,就是想通过这个大家最重视、参与度最高的活动,把‘孝’字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让它看得见、摸得着,吃到嘴里,暖到心里。”这个提议,得到了全村上下的一致响应。
消息传出后,村民们“纷纷解囊赞助”的场景,成了“敬老孝老”最直接的注脚。随着庙会的日期临近,在村民微信群里,赞助的红包不时跳出,短短一周时间,就筹集了4万多元。
“难得大家伙儿凑一块干一件事,一定要把事儿办漂亮,让大爷大娘们开开心心地热闹一回,这1000块钱是我的心意,后续差多少,我们厂里出。”在外经商多年的王三豪气地说。
今年的庙会,注定是一场精彩纷呈又温情脉脉的文化盛宴。10月26日下午,高高的戏台已经搭就,铿锵的锣鼓已经备好,专业的戏曲剧团将带来老人们最爱听的经典戏曲剧目。台下广场,舞龙舞狮队的小伙子们正在抓紧排练,长龙翻飞,雄狮腾挪,气势非凡。
“到九月初九那天,还有跑竹马、划旱船、踩高跷等,热闹着哩!”村民田大爷高兴地说。
然而,最让老人们翘首以盼的,还不是这些。村委会大院里,几口崭新的大铁锅格外醒目。庙会当天,这里将支起灶台,烹制最具中原地方特色的大烩菜,免费供应前来观看演出的村民。
“以前庙会,都是孩子们围着零食摊转,今年可好,轮到我们老家伙享福喽!”七十多岁的靳中山老人坐在家门口,听着远处传来的排练锣鼓声,满脸幸福地对邻居说,“村里想得真周到,又是戏,又是舞狮,还能白吃一大碗烩菜。这老人节,估计比过年还热闹。”
杜庄村的这个重阳节,因一场精心策划的庙会而变得与众不同。今年的杜庄村庙会,注定要在每一位村民,尤其是老人们的心里留下一个格外温暖、快乐的印记。